黄认桥位于罗源洪洋乡王认村西南,文物登记为“王认桥”。《福州府志乾隆本》有记载写作“黄认桥”,也有旧志作“皇认桥”,村名亦有三种写法。据《罗源县地名录》,该地因村中有黄、认两姓而得名“黄认”,其余两者当为讹变。桥为宋绍兴三年(1133年)建,为两墩三孔石梁桥,东西走向,跨黄认溪,总长22米,桥面宽3.7米。桥墩建于溪中巨石之上,两头做分水尖,墩帽叠涩出挑架石梁,两墩略高于两侧桥堍,使桥呈弓形。桥面由五根巨大的石梁平排铺就,两侧有桥栏,桥栏上有团窠等宋式浮雕,一石栏上刻有“弟子陈果舍钱造桥梁一条,乞保平安”题记。黄认桥是罗源保存较好的宋代石桥,体现了宋桥大跨大材的雄浑气势,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小获福寿桥
宋代福建沿海兴造桥,而且多大型石梁桥。福寿桥——罗源现存最长的古桥——就是一座典型的宋代石梁桥。福寿桥为四墩五孔石梁桥,长约40米,桥墩两头做分水间,桥墩上叠涩出挑两层,托石梁每根长达8米、厚0.45米,桥面设护栏,望柱方形讹角,栏板内浮雕团窠为典型宋代式样。整座福寿桥用材巨硕,造型雄厚,宋风浓郁。桥北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碑一通。
现状的福寿桥远比理想中复杂得多。民国二十三年(1934),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桥栏冲倒,后来村民在福寿桥南侧不远新建一座四墩五孔的简支石梁桥,将被冲倒的桥栏挪作新桥的桥梁。1960年代,福寿桥南侧河道由于冲刷变宽,小获大队在新的河床上简单续建了两墩三孔,与原福寿桥相接,总长达63米,终于形成现在的规模。
福寿桥于2001年12月17日被列为罗源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风物 | 岭兜转水桥和亭
岭兜转水桥位于中房镇岭兜村水尾,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为一座双孔石梁桥,长12.2米,宽2米,南北走向,桥面用三根石梁并排组成,每根石梁桥厚0.4米,石梁上有题刻“女弟子阮十七娘 周五娘 髙景各捨钱三贯造梁三條”、“杨遵与弟矜首捨钱三贯造梁一條”、“募衆□造石橋一所匠人陈□”、”缘首陳华楊盛陳□陳声楊道李钦元丰七年下元甲子八月癸酉朔题”等。桥南现有一段石堤引桥。
桥北接一亭,曰转水亭,既是路亭也是庙亭。转水亭整体用双坡悬山顶,其下用复水屋面划分为前后两部分空间:前为廊,庇护古道,向石桥迎出一间;后为庙,幽闭以门,内祀陈靖姑。前廊内主梁(檩)下皮有墨书题记:“峕大明嘉靖肆拾伍年(1565年)丙寅嵗□□吉旦重新鼎建”,证明转水亭为珍贵的明中期木构,而非目前登记在案的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造(当时只是重修),这条题记直至2018年维修前都清晰可辨。此外还有一处题记:“福清縣光賢里都郭□□斯覺喜捨銀伍錢正祈昌後嗣”。
转水桥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桥西河岸边一株乌桕,稍稍倚向转水桥和亭,刚好与屋檐的一角错落参差,人造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而乌桕到秋天染于红,到冬季落于风,阴晴不同,光影变化,恰是一幅生生不息的四时之景。
罗源风物 | 燕窝里陈氏大厝
陈氏大厝位于碧里乡燕窝里一处山坡上,清代建筑,背倚青山,坐西北朝东南,由两兄弟共同建造,因而形成两座大厝并排的格局。虽地处山地,但陈氏大厝前拥有极为宽阔的院埕,周以围墙,朝东开一大门,自成天地,足见陈氏在当地的实力。两座大厝形制基本相同,均由上下两落组成,五开间硬山顶,两侧做马鞍墙。但是左侧大厝建筑略高于右侧,一方面是地形因素,另一方面左侧为兄长的住宅。陈氏大厝经过陈氏后代不断维护,至今保存较好,充分体现了“爱吾庐,惬幽居”的山居情怀。
燕窝里陈氏大厝现为罗源县历史建筑。
罗源风物 | 中房陈必健故居
陈必健故居位于中房镇乾溪自然村,厝主陈必健为当地秀才,生平不详。故居坐西北朝东南,北距离陈太尉宫仅100多米,建筑本体由主落及一侧落组成(右侧横厝大部分已毁),后部、左边两面倚靠山体,前有宽大的院埕。主落就是常见一进大厝的格局,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出游廊三间,整体建造工艺比较精细。侧落从外部看仿佛常见的横厝厅,但内部别有洞天。侧落大门几乎与正落一样郑重,进门为一四面闭合的窄巷,巷子里有一条狭长的天井。最妙之处在于,从空间角度看,窄巷是两院落之间的转换空间;从建筑的角度看,窄巷是一条复廊的外廊,跨过外廊则是侧落的天井回廊。侧落的主座和厢房都是二层,空间更趋于内向和私密,仿佛是把多进式院民居的后部院落搬到了左侧,再旋转了九十度,朝向主落的山墙。类似布局的民居在罗源还有几处,其中陈必健故居的转换空间处理得最为巧妙,一转一折,一收一放之间,似有园林之感。
中房陈必健故居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城关北大路 41 号民居
北大路41号原是镶嵌在罗源县北门内街巷里的一座小巧玲珑但又内有乾坤的民居,它的平面不规则,剖面也不规则。建筑坐北朝南,东面临巷开大门,大门边上让出一方地给巷子里的公井,井曰“北门仁寿井”。建筑为并排两座院落,都是两层,但西边一座看似三层,原来地处坡地,依山就势建造出错层,两座的厢房叠压在一起形成三层,正对着入口,造成“进门见山”撼人效果。
北大路41号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东边的院落为传统穿斗式建筑,三间七柱穿斗式结构;西边一座则是西式小洋楼,三角架配四坡屋顶。立面上既有传统的马鞍墙塑,也有近代的屋顶直接出檐;装修中既有中式的轩顶和灰塑,也不乏西式的圆拱、尖拱门窗,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该建筑是罗源县城内罕见的带有西式风格的民居,本身也是处理复杂场地条件的优秀建筑案例,可谓此中别有天地。
北大路41号现作为罗源县“文艺家之家”使用,也是罗源县历史建筑。
罗源风物 | 北山于氏祖厝
于氏祖厝位于松山镇北山村,建于清末,由一正厝及一横厝花厅组成。正厝坐东南朝西北,共一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出游廊三间,前檐用扛梁减明间两根檐柱,下落门厅亦用弓背形的扛梁承托连拱弯枋、一斗三升。左侧横厝共有并排两座,为三合院形式,一座三开间一座五开间,均与正厝垂直,大厅朝向东北、面对正厝的山墙,各座横厝与正厝间均有小门相通。
单看于氏祖厝的平面格局,不过是一座异形平面的小型民居,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整个建筑的装饰部分,尤其是灰塑彩绘。横厝第一座的大门内外均有门罩,外门额灰塑彩绘太狮少狮图,内门额灰塑彩绘“受天禄”三个花篆字。横厝第二座以正厝的山墙为照壁,以乌烟灰为背景色、壳灰为前景色,塑出一个夔龙卷草的“福”字圆形,周边环绕着四只云纹蝙蝠,两侧还有古琴式样盈联“题以明珠能照夜,拾其香草自生春”。更不用说墀头、墙帽、截水脊等部位,灰塑装饰相较一般大厝更是锦上添花。整座建筑中灰塑之精美和完整,不仅是罗源,在整个福州来说都鲜有其比。此外,建筑中的木雕、石雕也相当可观。
北山于氏祖厝目前为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梅花陈氏祖厝
梅花村陈氏祖厝位于罗源湾北岸、碧里乡梅花村62号。从建筑本身来看,陈氏祖厝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一进合院的清代民居,从规模、用材、装饰等各方面看,都不至于列入本书。但是如果从外部环境来看,那陈氏祖厝确有独到之处。建筑坐北朝南,斜坐在山坡上,大门的左侧退出一个方块,给左侧的民居让出台阶和大门的空间;建筑主座大厅的后面有两层,二层有一条长长的内廊,走到尽头从左面出来正好是地面;右侧的外墙做成一道内凹的弧线,应该是随顺原来巷道的曲线。简而言之,陈氏祖厝的复杂轮廓正是综合了地形高差和村落肌理,因地制宜地处理场地关系的结果。
很可惜,由于历史环境的改变,陈氏祖厝最有价值的部分已经大打折扣。2017年梅花村全村搬迁,陈氏祖厝成了全村唯一被保留的传统民居,西侧20米处还保留了石梁桥名为“梅花桥”。陈氏祖厝现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桂林郑氏祖厝
郑氏祖厝位于起步镇桂林村,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前后两进,当地称郑厝里。大门朝西设置,有门阙、门楼,进门后为外院,向右折过内大门才至一进。一进主座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出游廊,典型富庶人家的大厅。一二进之间有火墙相隔,二进主座为一二层楼,明间上下各有一厅,二层前廊做美人靠,整个二进环境清幽,建筑装饰华丽异常,不似一般民居后座,而更接近花厅。主座左侧还有一处横厝,现已荒废。
桂林郑氏祖厝经过郑氏后人重修,现作为村中的老人院和文化服务中心使用,平常熙熙攘攘、生气蓬勃,是一处老建筑活用的典型案例。
桂林郑氏祖厝现为历史建筑。
罗源风物 | 潮格三策堂
三策堂位于起步镇潮格村,是村中最精美、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厝。建筑仅一进,周以火墙,平面格局与一般大厝无异;大门上做门罩,并以垂花、弓梁、卷棚等装饰,门罩上还有灰塑,一看便知绝非等闲。内部亦是如此,轩架、截水、太师壁、灯梁等等,三策堂并不比别的民居多出什么构件,但每一样都精工细作,连缀起来琳琅满目,叫人眼花缭乱。
其实潮格村不止一处三策堂。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应武帝之咨询,作对贤良策,后人谓之天人三策,并以“三策”作为董氏的堂号。潮格是董仲舒后裔村,尚学之风绵长,便将一门十二兄弟所建的十三栋宅院统称“三策堂”,以志纪念。如今,最好的这座三策堂被改造成了潮格书院,还设有民俗展示室、科普活动室等活动场所。
潮格三策堂目前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小获山边厝
一般民居的坐向讲究的是背山面水,而小获山边厝则是背水又面水。原来自西边山中有两条溪水流经小获,北侧较大的流经福寿桥,南侧的小溪则穿村而过。山边厝就紧临小溪北岸开一后门,后门比较隆重为虎头门,对着一座石桥稍稍错开一点,桥头一条走廊倚在马鞍墙下,美人靠正瞧见溪对面的洗衣埠头,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山边厝的大门开在北面,原有外门楼已毁,现存有照墙。建筑为上下两落带前后两天井的格局,宽五开间,四面青砖封火墙,主座正厅内有匾曰“聚星堂”,算是一座规格较高、不失风雅的大厝。
小获山边厝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下土港魏氏祖厝
魏氏祖厝位于松山镇下土港村,建于清代,规模宏大,由四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通和交错的院落组成,依据各院落在整个建筑中的占比和方位,可以分为正落、右侧落、右横厝、后侧落,各有朝向,各有门路,平面复杂而富有生趣。
四个院落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半。北半部分为正落,坐西朝东,一进带前后天井,主座五开间进深七柱,前后各有厢房,属比较规整的大厝格局,后部倚靠山体做挡土墙。南半部分则为三个院落。右侧落与正落并排,同样正面开有大门,与正落并联形成一个绵长的正立面,主座两层但进深只有四柱。右横厝朝南设独立的大门,但实际上更像是后门,因为主座朝北、面朝正落,正好将正落的山墙当作照壁。后侧落位于右横厝左侧,朝东面向右横厝山墙,又借以为照壁,后侧落后部同样倚靠山体做挡土墙,与正落相似。
魏氏祖厝中原有一组雕刻精美、造型典雅、金碧辉煌的屏风,以及诸多牌匾、门窗、柱础等,在下土港村整体拆迁后,暂时寄存于罗源博物馆。魏氏祖厝因其文物身份成为村中唯一保留的古厝,现已是魏氏族人寄托乡愁的载体,每当举行家族仪式时都要回到祖厝,汇聚一堂。
罗源风物 | 南洋蓝家大院
位于南洋村中心,坐南朝北,由居中的三合院和两侧的横厝组成,是典型的“堂横式”格局民居。建筑由两侧的村道引入,大门前有三十多米长的石砌照墙,将视线引向大门。三合院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五开间、七柱进深的悬山大厝,两侧撇舍与梓院连成一体,三合院与横厝之间有水圳贯通,横厝均为两层、不设厅堂,朝向大厝设二层走马廊。大院后方挡墙下挖嵌壁水井,引天然泉水入水圳,长年不涸,得景如青苔森林。整个大院风貌完整,疏朗大气,尺度得宜,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罗源清代大厝。
南洋蓝家大院现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港里李氏民居
港里李氏民居是本系列中最偏远的一处实例,位于中房镇港里村港里自然村。此处属群山中的溪谷地,土地局促,远离港里行政村,仅有房屋两三座,至今未通公路。
港里李氏民居虽只有一进,但前有照墙、旗杆石,左右有梓院、披舍,主座面阔五间,大小天井共有八处,规模不可小觑。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火墙,在对应梓院山墙的位置做出层层攒聚、最后以桃尖形状收束,造型优美独特,下方还有回纹漏窗,堪称罗源最可观的一处民居立面。建筑的其它部分也各具特色:大门上有灰塑匾额“马峰献瑞”;主座天井三面屋脊上做灰塑彩绘;主座内贴满古时的“捷报”;三合土地面线刻龟背锦、团鹤、蝙蝠等图案;无不显示出这座民居超类绝伦的高情远致。深山藏古寺,也藏雅居。
港里李氏民居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霍口卓氏旗杆厝
卓氏旗杆厝位于霍口畲族乡洋头里村,系清嘉庆年间村人卓全名建造,因门前竖旗杆碣一对而得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民居原由正厝与横厝组成,两座并列,坐东朝西,为典型堂横式布局,但正厝在1940年代毁于火,遗址上仅存部分正面外墙,和前方的旗杆石、照墙。从残存的外墙依然能显示出建筑的精工细作,墙体的花基全部用青石,而且是正方形石块45度斜砌,织出一张菱形的网格;墙基与墙身用一条土红色的抹灰层过渡;墙身不是全白的,而是做一圈青灰的边框,边框里面再做模仿空斗墙的勾勒。
横厝的外墙要略微粗放一点,墙基用条石丁顺结合砌筑,丁石用青石(辉绿岩),顺的面石用黄锈石花岗岩,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且富有韵律。大门做青石门框,两边有楹联,其上有单坡门罩,三跳插栱结合垂花,既简单又华丽。门罩上做一条灰塑框,墙头有灰塑牌堵。
卓氏旗杆厝即使仅存横厝,也能够跻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是因为那不是一般的横厝,而算得上是一座花厅。在闽中到闽东地区,堂横式民居的横厝有时会做出“横厝厅”,即建筑的排列与主座建筑垂直称横厝,横厝前端设置一个从山面进入的厅,由居住在横厝的这一房使用,正厝的大厅则是在操办更大型的仪式时使用。卓氏旗杆厝的横厝不仅有厅,而且有五个厅,分布在横厝的四个方向,足以称得上四面(皆)厅,这在整个福建省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整个横厝精雕细刻、穷工极巧,木雕、石雕、灰塑俱全,足可以媲美福州官宦大厝里的花厅。
横厝的主体是一座半歇山半悬山的大屋顶建筑,在这个大屋顶之下用复水屋面划分出四个厅乃至四个院落的空间。从西面大门进来,如果遮住屋面上露出来的三角形山面的话,会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普通院落。的确,作为横厝的大厅,就是在尽力模仿正厝的大厅——从看似五开间七柱出游廊的主座,到回廊、梓院、太师壁应有尽有,而这需要平面设计、结构设计和装饰装修各方面严丝合缝的配合。在横厝中部的是南北两个朝向的厅,两个厅背靠背,各自做出七柱出游廊的外在空间形象,中间以两个太师壁后的“暗室”完成空间和动线的过渡。后面朝东一二层各有一个厅,体量最小,类似于一般民居五柱的格局,后屋面只用披檐不做歇山。在其他横厝中也可以见到这种设于二层的小厅,可能是用于读书或给家中的女性使用。各个厅堂直接可以通过厅后和厅旁的弄道互相联通,这些弄道同时也提供了上下楼的垂直交通。
据居民介绍,本座卓氏祖上有四兄弟,老大老二居住在正厝,老三老四则住在横厝。那么大概可以推想,正因为有两房共同居住,在横厝中也需要多个厅堂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形成了“正厝大厅-横厝大厅-横厝小厅”的三级拓扑关系,催生了这叫人拍案称奇的四面厅横厝。
罗源风物 | 洋坪对面厝
罗源地处福州与宁德交界,民居以福州风格为主,部分受到宁德地区建筑的影响。罗源民居一般以一个三合院为核心单元,三合院中主座占据压倒性的体量,相应的天井比较宽敞,厢房只做一层且屋脊一般不高于主座的前檐。由于山地的限制,大型民居一般在核心单元的两侧发展横厝,形成堂横式的布局,只有在县城等少部分平地会采用多进式的布局。总的来说,无论是横向还是纵深发展,单座民居的占地面积都不会很庞大,大厝中的新生代一般会另行择址建造新的大厝。
在建筑的外立面,罗源民居比较多用青砖砌筑空斗墙作为围护墙体,这一点与宁德民居比较相似。但同时也常会使用夯土、花岗岩等,材料的使用和组合比较灵活,因此县内各地的民居总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异。
洋坪村最可观的大厝,要属洋坪萧氏十四世孙萧奇怀起的大厝,因为坐落在祖厝的对面,俗称“对面厝”。萧奇怀原来的房子是位于村中心的“字纸炉厝”,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一座一正厝两护厝的大宅。清同治壬戌年(1862年)萧奇怀恩科乡试中举,辛未年任清流县教谕,后又授儒林郎、承德郎(正六品),于是在村东南的山坡上兴建了这座对面厝,比先前的惜字炉厝更加气派和精致。
上对面厝首先要走十三级台阶,宽广的院埕和周正的封火墙才赫然耸现。正厝是一座标准的大宅规格,坐南朝北,五开间、七柱全缝出游廊三间的主座,天井三面回廊,双坡梓院,左右披舍。正厝的左边是一座建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厝,主座规格相近,但用扛梁减明间檐柱两根,游廊更加宽敞。
最精华的要数正厝右边的横厝,与霍口卓氏旗杆厝的横厝同样雕梁画栋,不过厅只有三面。右横厝前临崖,有石阶可通偏门,大门开在院埕右边朝西正对台阶的地方。一进大门就能够注意到照墙上的四条漏窗,给院子平添了些许园林的感觉。折向右穿过门头房,迎面而来的就是二层的横厝主座,歇山的翼角正好展翅在天井之上,叫人啧啧称赞。因为山地的缘故,垂直于等高线的横厝很自然地设计成两层,二层的后部正好架在山坡上。相应厅堂的位置也被划分为上下两个厅,楼上的厅相对私密,如其中一个小厅名为“奎石斋”,是读书的地方,装修也更加雅致,还做了美人靠和花窗。二层后部的厅宽三间,原为私塾,私塾正对的后墙上嵌一巨石,有摩崖石刻曰“泠然”,泉也。
对面厝现已成为洋坪村最为标志性的古厝,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后路天主堂
后路天主堂位于西兰乡后路村南坂前,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罗源现存最早的一座天主教堂。建筑坐北朝南建于山坡,前部砌石基引九级台阶而上,上部砌以罗源传统封火山墙形式的空斗青砖墙,与白沙天主堂相似。不同的是正中开大门,大门上方有三块青石竖匾,分别刻“圣殿”、“圣旨”、“天主堂”,两侧立面开有偏门。大门内有二层挑台,可以容纳更多教徒,礼拜厅内用中式的圆柱和青石柱础,柱头上做雀替并雕刻了十字架和象征祭品的葡萄,在礼拜厅尽头的祭坛上方,做了中式的八角藻井,藻井内彩绘宗教画像。相比于时间相近的白沙天主堂,这里的中式元素要更加突出。
后路天主堂目前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白沙天主堂
白沙天主堂位于松山镇白沙村,约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罗源仅存的早期教堂之一,也是白沙村仅存的老建筑。教堂位于山东麓,坐西南朝东北,面宽约16米,进深约27.21米,面宽窄进深大,属典型西方教堂的形状。但是外立面采用了罗源本地的传统建筑形式,把传统封火山墙转化为教堂的正立面,墙体的青石花基和空斗青砖外墙都原封不动地使用,连刻着“天主堂”和“圣旨”的青石匾也好似正宗的古寺,而双坡屋顶下看不见的屋架也用中式的穿斗架代替了西式的三角桁架,这样让教堂几乎完全融入村落的环境,既拉近了村民与教会的距离,也更方便利用本地的建筑资源快速、顺利地进行建造。
与其他中西合璧的教堂有所不同的是,白沙天主堂的中间不设大门,而是采用左右并列的空间组合,在两边开小门。从左边门走进教堂内部就会发现礼拜厅不居中,而是占据了左侧的三间;从右边门则会进入只有一间宽的辅助用房,为神父的居住空间。在辅房的二楼墙壁上留有两幅早期壁画,一幅画的是罗源的地形,标有古道、村落和当时教堂的位置;另一幅是耶路撒冷古城图,用西班牙语和中文标注了城中的地标。这两幅图可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是极为珍贵的罗源地理和宗教传播的研究资料。
白沙天主堂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城关岐阳天主堂神甫楼
西方宗教传入罗源的时间较早,天主教、基督教分别于明崇祯年间、清同治四年传入罗源。岐阳天主堂是罗源天主教的总堂,神甫楼因为在罗源一中校园内得以保存(外壳)至今。白沙天主堂和后路天主堂则是基本完整地保留了教堂主体,两座教堂都高度融合了罗源本地建筑的特色,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代表。
城关岐阳天主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主教堂于2013年拆除重建,现存神甫楼及附属楼各一座。神甫楼与原教堂同期建造,因外墙为红色又被称为“红砖楼”,楼高两层,长宽均为三间,平面近似正方形,四坡屋顶,外墙窗户均做两层,外层为百叶窗。神甫楼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起为私立崇德小学校舍,1955年起通过产权置换的方式成为罗源一中校舍一部分,后改为罗源一中校史楼,重建内部结构,仅保留外墙。
现天主堂的后方还有一座附属楼,两层木构,两面青砖外墙,以北墙最具特色,开有平梁、圆券、尖券三种门洞,中间高处有圆形漏窗,立面中西元素结合,造型丰富多变,饶有趣味。
城关岐阳天主堂神甫楼与附属楼是罗源县城现存不多的西式建筑,现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皇万黄氏祖厅
在洪洋乡皇万村中心,有一座黄氏祖厅,光是从外观就已经令人匪夷所思。在一片低矮的平房中,有一座小小的二层楼阁异军突起——二层的悬山屋顶,两侧各加披檐,远远望去好似歇山。走进村子去找,又会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迷津之中。黄氏祖厅并不似一般的宗祠那样直截了当,它的院子以一堵八边形的照壁为屏障,大门开在右侧,原有门阙,需要拐上两折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整个的入口处理至少是明代的孑遗。祖厅本身,不过只有三开间,却做了二层,上下都是悬山顶,比例异乎寻常。走进台阶,步入轩廊,才惊觉如开雾睹天:厅内用三根扛梁减去四根内柱形成敞厅,梁上做三重栱(一斗九升),第三重为连栱,在横纵两个方向上都不出华栱,只在各个“槽”的角部处出斜栱,斗栱的上方满铺平天花,好似寺庙中殿堂的做法,方知此厅绝非等闲。从厅后的爬梯上二层,是一个一明两暗、五柱进深的小祖厅,明间摆着供桌、条案、牌位等。原来黄氏祖厅是把通常沿着进深方向前后布置的空间(例如中房林家祖厅),改成了垂直上下叠加,同时还让一层的大厅更加的隆重。
从格局来看,黄氏祖厅能够追溯到明代,从构造的细节又能得出,清朝时对祖厅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甚至是重建。三重栱这种百不一遇的做法,整个罗源仅见于黄氏祖厅和同村的皇万宫。或许可以大胆猜测,黄氏祖厅的现状就是改建时参考了皇万宫的结果。可惜,黄氏祖厅具体的始建和改建的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但作为一座明清风格杂糅、结构殊形诡制的楼阁式祖厅,无疑是罗源传统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皇万黄氏祖厅目前为罗源县历史建筑。
罗源风物 | 中房林家祖厅
中房林家祖厅位于林家村西,面朝西南,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数次重修。林家祖厅前有门楼,朝向偏西,宽一间深三柱,斗栱简洁疏朗,门下置一对木门墩带有典型明代风格。过门楼需转两折,穿过矮石墙半围合的院埕,才步入祖厅的大门。祖厅有上下两落,基本为清代建筑,少部分构件保留了明代风格。下落大门内侧为戏台,面阔三间,朝向内天井的明间檐柱向两侧移置,扩大了戏台的展示面。天井两侧有樵楼两层。过天井为祖厅,面阔三间,进深九柱,厅内又分为前厅、祖堂、后室,祖堂上方做八角藻井,祖厅显然是清代大改过的结构,带有一定宁德的风格。
中房林家祖厅最为著名的是前方树立的十八对旗杆石,古时旗杆林立,数量为福州之最,被称为“旗杆林”。在古代科举制度中,获得举人以上功名者,可在自家宅院、祖厅、祠堂等前方竖立旗杆,用于固定旗杆的即为旗杆石,旗杆石上通常刻有获得功名者的姓名、科次、名次等信息。旗杆的竖立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宗族的荣誉,祖厅祠堂前的旗杆越多,越能彰显宗族繁盛、地位显赫。中房林氏祖厅的旗杆石,最早的立于明万历年间,迟者立于清光绪年间,显示了林家长久以来耕读传家、人才辈出的光辉历史。
2013年1月,中房林家祖厅旗杆林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风物 | 上紫洋李氏祖厅
中房镇大园村上紫洋自然村的李氏祖厅本身是一座明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柱,悬山屋顶,祖厅前有游廊,厅内用扛梁减明间栋柱形成敞厅,全部用穿斗结构,斗栱简洁疏朗,多用圆作梁栿,呈现典型的明晚期风格,是罗源县内年代较早的珍贵木构建筑。祖厅前有埕、水池、矮墙,和曲折的石板路,古意盎然。
最有意思的是,李氏祖厅已经至少经历过两次改建,才形成现在的结构和空间。李氏祖厅的前厅部分看似还是明代的尺度,但厅内的屋面不是真正的屋顶,“栋梁”也不是真正的脊檩。经过改建,厅屏后的空间被扩展,向后增加了四个柱位,正脊相应地挪到了第五柱的位置,并被加高(木柱也被更换),也就是说整个祖厅被“拉长”了(可惜后部空间的功能还不了解)。第一次改建的时间约在清末民国,第二次改建则是在集体化时期。李氏祖厅的左侧,本来紧挨着一座小庙,是一座四面有土墙的建筑,只有一开间宽,深度与祖厅明代部分差不多。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出于现实需求的改变,小庙被拆除,改建为一座戏台,朝向祖厅的侧面。然后,祖厅的左次间被截去栋柱、拆掉墙壁,露出戏台,戏台与祖厅就被缝合起来,成为一座礼堂。于是,祖厅的敞厅同时具有了互相垂直的两种方向性。
从上紫洋李氏祖厅中,不仅能看到明代建筑的稀缺性,还能够看到一座传统建筑——只要它存续的时间足够长——基于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是如何被改造的。上紫洋李氏祖厅与厚富朱氏祖厅演绎了两个需求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改扩建方案——前者基于平面,后者基于剖面(高度)。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在当下被低估的叠加了不同时期历史信息的复杂建筑遗产,正如上紫洋李氏祖厅现在的保护身份——没有任何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厚富朱氏祖厅
厚富朱氏祖厅是厚富村中最古老的建筑,从现有的厅堂梁架看,明间用了抬梁的构造,驼峰、劄牵、寒梢栱等构件早期风格突出,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而且是福州地区比较典型的敞厅做法,可见祖厅原始的规格较高。现在的朱氏祖厅经过上世纪集体化时期的改造,厅堂的木柱被替换、梁架被抬高,后堂被改造为一座戏台和若干房间,大厅就成了观演的场所,厅上加盖二层作为生产队的办公用房,通过进深和高度方向上的改造使得祖厅更适应时代的需求。祖厅前的旗杆石、明代门亭和院埕得到保留,祖厅的屋顶变成歇山前加单坡屋面的奇异组合,戏台的装饰结合了传统戏台的布置形式和建国初期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配置朴素但用色明快艳丽,既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又极具个性。整个朱氏祖厅上上下下都充满了古代与现代、精巧与简朴、隆重与苍凉的强烈碰撞,是一处百不一遇的奇异的乡土公共建筑。
厚富朱氏祖厅目前为罗源县历史建筑。
罗源风物 | 厚富朱氏宗祠
位于中房镇厚富村,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坐北朝南偏东,由门楼、回廊、大厅、祖厅等组成,四面封火墙,祠堂前立有两组旗杆石。正面开三扇门,中为大门,两旁各开一拱形小门。大门上有歇山门楼,门额上刻有“朱氏宗祠”,左右小门上分别刻“入孝”和“出悌”。进大门过回廊天井为大厅,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厅内减明间中柱作为敞厅,厅前后各做一卷棚轩,大厅明间六扇朱漆屏门,其上保留有清道光元年刻奉的“圣谕”(《圣谕十六条》)。大厅后为祖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明次三间以横纵三根圆梁减去中柱、前金柱作敞厅,明次间及侧壁公婆龛保存完好。整体平面格局与沙坂林氏宗祠相似。
1933年,厚富乡苏维埃政府曾设于此。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此设立医院,为红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21年,厚富朱氏宗祠以“红军总医院罗源厚富分院旧址”的身份被公布为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风物 | 沙坂林氏宗祠
沙坂林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清代重修,祠堂坐落于村东水尾处,坐东北朝西南,共有上下两落,皆双坡硬山屋顶,四面围以灰砖空斗墙。下落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厅内减明间中柱作为敞厅,厅前后各做一卷棚轩,厅两侧与山墙之间有夹弄。上落祖厅祀祖先牌位,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明次三间以横纵四根圆梁减去所有内柱作敞厅(其中至少一根为清代添加),厅后设龛位,梢间为房间。整个建筑保留了明代的框架,为典型的穿斗减柱厅堂结构,是罗源境内唯一一处基本维持明代风貌的宗祠,具有极高的稀缺性和研究价值。
同时林氏宗祠还是中共河洋区委、河洋区苏维埃政府旧址。1933~1934年,林德胜、林知江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在河洋(即中房地区)建立了革命武装,成立了红色政权即中共河洋区委、河洋区苏维埃政府。宗祠内保留了重要的红色遗迹,是旧时红军北上先遣队的重要集结地之一,现宗祠内留有标语十余处,藏有红军遗迹、书籍几十册。
沙坂林氏宗祠现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百丈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白塔乡百丈村中心,现存清代建筑,坐西北朝东南,背靠山麓,由回廊、正厅、上厅组成,周以封火墙,前有院埕。
宗祠正门上似做歇山门罩翼角飞扬,实为门楼,内与回廊相连,青石门额上书“吴氏宗祠”,左右各开一边门直通回廊。回廊内有八幅彩绘壁画及“忠義節孝”四个大字,今皆已漫灭不清。
正厅称敬爱堂,面阔三间(两侧有夹弄)进深七柱,用扛梁减去明间前内金柱、栋柱,后内金柱向后退一架做厅屏,厅内共有三道看架,斗栱层叠,气宇不凡,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从明间前后内柱上各伸出圆梁挑垂花及丁头栱、雀替,以捧托扛梁,一方面支顶防止下挠,另一方面圆雕鎏金的垂花大大增加了厅内的华丽程度。
上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明间不落栋柱,原为三间的敞厅,后次间改为房间,从两侧灰板壁上的墨书来看,至少从清咸丰年间开始就有戏班借住在此。祠堂中的戏班墨书,在罗源大概仅此一处。
百丈吴氏宗祠保存之完好,构造之精巧,内涵之丰富,堪称罗川一绝,放眼整个福州也可算是清代宗祠建筑中的杰作,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吴氏宗祠现无保护身份。
罗源风物 | 岐阳郑氏宗祠
罗源宗祠文化发达,历史悠久。据记载,中房陈太尉宫初创时就是陈氏宗祠,后来才改为宫庙。出于礼制的需要,罗源的宗祠都采用纵向的多进式布局,与本地民居多采用的堂横式格局大相径庭。基本上,罗源宗祠的基本构成是大门、大厅和祖厅,在建筑的中轴线上依次落位,平面布局基本一致,仅有岐阳郑氏宗祠多出一座前厅。
罗源还常见另一种合族共建共享的建筑就是祖厅。祖厅是由某个特定的祖先创建(一般是开基祖),代表了一个村的起点,也往往是村中最老的建筑之一。祖厅只有一座大厅,厅中设一个“历代宗亲”的牌位。相比祠堂,祖厅的公共活动更加频繁,各种红白喜事都在此举办,因此村里的戏台都设在祖厅而不是宗祠前。
据郑氏族谱记载,开基祖陕西省岐阳县人郑德山,流落连江溪东,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迁罗源定居,村称岐阳,位于旧城关北门外。明代,郑遂、郑端两兄弟同朝为官、声名赫奕,明万历三年(1575年)村民为纪念二人始建郑氏宗祠,清代又大规模扩建。现存郑氏宗祠为清代建筑,是罗源县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祠堂建筑,于2013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依次有门楼、前殿、正殿、祖殿等,均面阔五间、硬山屋顶,以天井、回廊相连。门楼为重檐歇山牌楼样式,上层檐下做如意斗栱,门楼两翼屋面也做翘脚,整体庄重又富有动感,是闽东祠堂门脸的代表作。前殿进深五柱,中部三间作厅,内柱全减,空间开敞通透。正殿为祭祀的主厅,七柱出游廊穿斗式结构,殿内扛梁减柱造,整个大厅气势隆重,梁架雕刻繁复华丽为整个祠堂之最。祖殿供奉先祖灵位,进深不过五柱,却大量减柱,尤其用五开间通长的扛梁减前金柱,使厅堂与建筑面阔同宽,更显得宏阔,其梁架上尚有数组明代丁头栱、替木,为祠中最古之构。
罗源风物 | 崇寿寺
位于中房镇林家村院前自然村,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曹湾人陈苏(陈太尉祖先)舍田300余亩创建,五代唐天成二年(927年)建成。根据寺中保存的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撰的“重修崇寿寺碑”,明宣德三年(1428年)僧大鉴重建大殿,弘治壬戌年(1502年)重修,嘉靖乙未年(1535年)重建法堂和两廊。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重修)大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山门。鼎盛时崇寿寺占地广大,寺前有放生池、两座石桥,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建筑。今放生池已涸,寺内仅存大雄宝殿为旧构。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八柱,用穿斗结构,悬山屋顶,特别之处在于前后均设轩廊,殿内明次三间为佛殿,内做复水屋面,又将空间划分为前殿、佛坛、后厅三个部分,明间佛坛留有明代石构须弥座,从进深方向第四柱起(即佛坛之后)的木构架保留明代风格,尤其佛坛上方的藻井与罗源境内洪福寺等明代寺庙风格一致,说明清乾隆十年的重建实为大修和改造。大殿的左梢间内的板壁上留有四幅行草书题诗,内容为明末著名藏书家曹学佺的诗句,至今字迹清晰,落款“乾隆壬午(1762)嵗夷則月錄曹能始先生诗扵崇山精舍”。
寺前的放生池已是一派荒芜景象,曲折的石板路、两座石梁桥和两级埕台依然清晰地在放生池的周边铺陈着,以最简单的手法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古道悠悠,一路绵延至林家古村,一条乡间的朝拜之路渐次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崇寿寺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金粟寺
金粟寺位于市罗源县凤山镇方厝村东,因寺在金粟山得名。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元至正年间重建,明天启年间重修。现存建筑经清康熙、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六年(1867年)多次重建形成,主要体现为清晚期风貌。
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依次由由前殿、两厢、钟鼓楼、大雄宝殿、香积厨、客厅、花厅、僧舍等组成。前殿不开中门,左右各开一大门以出入,殿内供观音倒座朝向大殿。左右廊庑前各有三根瓜棱石柱,应为宋元遗物。钟鼓楼坐于廊庑之上,格局与曹山寺相似,但双层歇山搭配桃尖形状山花,更加富丽堂皇。大雄宝殿坐于高台之上,面阔五间,佛殿仅宽一间,留有两根瓜棱石柱,悬山屋顶。据《罗源文物》载,大殿主梁下有题记“时大清同治丁卯岁桐月,比丘率徒孙曾孙元孙”,前殿主梁下有题记“清咸丰辛酉岁梅月吉旦比丘徒孙曾孙重建”(两处题记现在都没看到)。
寺内东墙嵌有《重修金粟寺碑》,碑中提到早年殿宇的“柱、礎皆石”、“重修柱石二十有四”,与现存的石柱相印证。最难得的是此碑立于明泰昌庚申年仲秋(1620年),由于“泰昌”年号仅用了四个月,同期存世实物寥寥无几,所以此碑极为珍贵。
寺外50米西侧金粟岭旁原有古榕1株,樛枝入地,古称“金粟盘榕”,为昔日“罗川八景”之一。寺前不远有经幢一座,建造年代不详,平面八角,高3.35米,双层幢身,两层幢之间及幢顶为八角塔檐,尖锥形塔刹,简洁古朴,从风格来看应为宋元遗物。通往金粟寺的路边有宋政和七年(1117年)摩崖石刻“妙喜洞”,落款“□□住当院僧了一建,□□□□政和丁酉”,旧传为妙喜如来显灵之地。
罗源风物 | 曹山寺
位于飞竹镇丰余村西北的山坡上,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始建,明天启三年(1623年)、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多次重修,现存基本为清代建筑。1986年10月列为罗源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曹山寺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依次由山门、两庑、钟鼓楼、大殿组成。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标识是钟鼓楼,设于左右廊庑之上,各一间、歇山翘角,兀自比两层的回廊还要高出一截。而大殿坐于十七级石阶的台基之上,体量不算特别大,仍有雄壮之势,其规格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出游廊三间,前殿后厅各有复水屋面,歇山屋顶,殿内大扛梁下皮题有“峕大清道光十六年嵗在丙申菊月吉旦重议拓基鼎建住持僧月印兼理”,脊檩下皮书“光绪捌年嵗在壬午桂月壇越仝住持僧道心徒□惠募重建吉旦”。
寺北十数米处有宋、元墓塔各一座。寺南百余米路边磐石镌有宋咸淳七年(1271年)寺主的题记,该类宋代摩崖在罗川仅此一处,且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全文抄录如下:
“當山住持應瑞/切見本寺架造經年/院宇颓弊/雖欲重新修整/奈無本植可以應用/遂发愿心/于己巳年(1269年)抽衣资舍/撥寺前荒山一所/鬻杉苗栽接/計一萬餘株/務要長成/準備為后代接踵架造/誠無负開山檀越鼎剙前規/切恐後代住持不為□□焚修/貪婪無知/嗜利恣行/芟伐出溪/貨賣歸己/殊失應瑞初意/若後代故違本願/即使承代主持/袈裟之下/永失人身/父母七代/永堕阿鼻/仍仰寺衆火賓本社諸邑人/經官陈首/拘椿山内/永植架造/仍科重罪/今鑿石碑/俾後代願同其志焉/咸淳七年岁在辛未二月日當住持應瑞立”
罗源风物 | 匹岩寺
碧里乡碧里村东北的双贵山中有巨石古名“匹岩”,即一整块岩石之意,岩下有天然洞穴高二十余米,广约六百平方米,有寺藏于洞中,以岩名之匹岩寺,又称碧岩庵、碧岩寺,为福建著名的岩寺之一。寺相传创建于唐咸通年间,宋景德年间、明崇祯年间、清乾隆十三年(1778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四次重修,1984年大规模扩建,2017年再修。
匹岩寺大雄宝殿为清同治二年重建,位于岩洞底部,垒石为基,面朝洞穴,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双坡硬山顶。岩洞上方缝隙中垂下一藤,倒悬于岩洞中央,枝繁叶茂,九月开白花,人称“千叶宝莲花”。岩洞上方渗出清泉,滴沥而下,昼夜不绝,微风动处,犹如雪花纷飞,称之为“碧岩飞雪”,为罗川八景之一,又有民国罗源县令梁文煊题“石壁飞泉”在洞侧。寺前还有回文诗碑一处,假托乾隆下江南时到此所作,共24字排列成环形,可读作:江南滴滴云烟起,滴滴云烟起半山,烟起半山流水响,半山流水响潺潺,潺潺一树梅花发,一树梅花发碧岩,花发碧岩春讯到,碧岩春讯到江南。
罗源风物 | 圆惠堂
王沙圆惠堂位于中房镇王沙村南公路边,坐东南朝西北,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主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圆惠堂前有门楼,应为清中后期改建而成,标志性的歇山屋顶搭配如意斗栱,构成经典的清代高等级门脸。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歇山屋顶,廊前设遮阳板,整体平面格局、构造做法与洋头大善宫高度相似,明间后金柱梁下墨书“峕乾隆肆拾柒年(1782年)壬寅嵗孟冬重建”,只比大善宫晚了22年。而相较之下,圆惠堂藻井更加高耸,斗栱更加繁复,尤其“满置斗”做法比较罕见(与宁德东山圣母宫如出一辙),整体技艺更趋圆熟,是罗源这批宫庙大殿中的巅峰作品。尤其珍贵的是,大扛梁下皮漫漶的墨书经红外摄影可见“緣首選擇寧邑木匠林長間……”等字,此处与宁德东山圣母宫(1755年)的绳墨之一“林長澗”应当是同一人。种种迹象表明,这批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大殿有可能是由同一脉木匠承建,即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溪富村林氏匠人家族。大殿后还有佛堂,建筑经现代改建,唯留存三座宋代须弥座,将圆惠堂的历史上探至近千年之前。
圆惠堂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大善宫
大善宫位于罗源县飞竹镇洋头村,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建,由大殿、回廊和天井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歇山屋顶,中心的三间是整个宫庙最核心的祭拜空间,明间由四根内柱圈定为正方形,上方覆盖双层藻井,四角两跳接八角四四跳一律用计心斗栱,尤其上层斗栱居中放置比较罕见,两侧的次间做平棊天花,平綦枋亦有藻井的意象。核心三间前后各有一条内廊,做素平天花,属殿身的九宫格空间,对应歇山顶正脊和垂脊覆盖的部分。殿身被四面环绕包围,前有轩廊,左右侧廊,后为神龛,对应歇山顶戗脊覆盖的部分。
除了按照惯例省去明间栋柱外,大善宫大殿还用扛梁分别减去了明间前外金柱、次间前后内金柱,大大增加了核心九宫格空间与前轩廊、侧廊之间的流动性,更便于祭拜和布置塑像。这种平面布局还可见于附近的马洋宫、云梯宫、圆惠堂、斌溪福溪宫、宁德东山圣母宫,而且全都是建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一组具有相同空间模式和相似构造的乡土宫庙建筑群,而大善宫正是其中罗源境内保存最完好、历史信息最丰富的一座。
大善宫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皇万宫
洪洋皇万宫位于罗源县洪洋乡皇万村西南的古道旁,由回廊、厢房和大殿组成,前廊有两重大门,实则位于宫外,古道穿廊而过。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出游廊三间,殿内用横纵各两根扛梁呈井字形减去所有内柱,这种做法俗称“四梁扛井”。殿内中央做四角接八角藻井,次间及神龛上方有平天花藻井。殿内存有明代双耳三足石香炉和石供桌,香炉上刻“峕崇祯陆季嵗次癸酉二陽月吉旦东隅五甲陈家弟子仝建”,说明皇万宫的始建年代不晚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宫中部分构件如三重计心斗栱等仍保留了明代风格,并且为罗源境内仅有的两处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皇万宫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罗源风物 | 东山宫
中房镇林家村的东山宫与陈太尉宫一脉相承,宫中主祀陈庆即陈太尉,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东山宫坐北朝南,历经明清多次修建,现由门楼、戏台、拜亭、正殿、后殿组成。
门楼、戏台的形制结构与陈太尉宫的如出一辙,只是戏台的屏门和台板已被拆去,而戏台上方的藻井则保留完好,藻井中央的“双凤朝阳”彩画历时百余年依旧艳丽夺目。过了戏台之后是一座拜亭,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正好填满了原本天井的位置,下雨时也可以直接步入正殿。拜亭上方是三个一组的藻井,中间是八角形如意藻井,两侧各一个六边形平藻井并彩绘“凤凰衔书”。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单檐歇山顶,前后均做轩廊,明间正中出斗栱三跳叠成八角形藻井,部分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东山宫前的路边立着三块古石碑:一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仲春的“阳溪林公墓道碑”;二是清清顺治辛丑科进士、广西灵山知县林长存的墓道碑;三是清朝“林公元配郑氏孺人墓道碑”。据说是近年在林家村附近山坡陆续发现的先贤的墓道碑,村民们将几块碑集中树立在此。
罗源风物 | 小云宫
位于罗源县白塔乡小云村东南,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坐南朝北。建筑不大,总面积仅40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悬山顶,殿内用扛梁省去前金柱,稍稍扩大空间。小云宫最精彩的是正殿前建有一座歇山四角、精雕细刻的清代戏台,这座戏台为典型的闽东清代风格,背靠大门,槅扇屏风,舞台三面出挑、围以裙板栏杆,天花做一八角叠涩斗栱藻井,垂花挑檐配卷棚弓梁,象首角梁撑起飞檐翘脚,浮雕遍布再施以鎏金彩绘,画阁朱楼,琼林玉树,在县内只有陈太尉宫戏台可出其右,也因此小云宫在1986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更难得的是,每逢节庆、酬神的日子,村民仍会延请戏班到此演出,除了设备有所更新外,观众、演员如何使用这座建筑,一如从前,此情此景,为他处罕见矣。
罗源风物 | 罗源天后宫
罗源天后宫位于罗源县府前街,宫始建年代不详,原在罗源南陈桥头阜俗宫东北,清乾隆五年(1740)邑苏商将其移建于今址,乾隆五十八年(1793)再次重修。1952年后,天后宫曾被木材公司、农机公司、搬运公司等占用,建筑遭到较大破坏,1986年才被公布为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归还民间管理。
天后宫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依次由宫门、戏台、樵楼、正殿、后殿及其上的梳妆楼组成,其中仅正殿为旧构,其余为1997年后重建或新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出游廊,游廊以内梁架、斗栱具有早期特征,殿堂正中上方用纵横大梁垒叠呈井口形状,属抬梁做法,与陈太尉宫宋构部分相似,形制年代十分古早,构件年代则应不晚于明,为清代迁建前的旧构,对于研究早期福州大木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罗源风物 | 罗源城隍庙
位于原罗源县治之东,今凤城镇北大路县政府东侧。创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通邑募捐重建大堂,新建寝室;邑人郑嘉复,捐地建后堂,并捐东偏地,添建六房、皂班、酒楼、戏台、仪门、两庑、头门、华表等。 清咸丰三年知县杨福五有修缮。民国以后,城隍庙先后被用作罗源初级中学校舍、罗源实验小学、私立崇文小学的校舍。2017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启动修缮,为福州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
罗源城隍庙坐北朝南,由大门、戏台、前殿和后殿等组成。大门为福州传统牌楼门式样,近年修复,其后原有仪门,今已不存。戏台原为歇山屋顶,三开间,上部梁架用扛梁减柱,其上再叠斗栱出三跳做藻井,大致保持清乾隆年间的大木结构,气势恢宏,构造精细。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硬山屋顶,殿前有月台并嵌龙陛石一块。后殿面阔进深与前殿相仿,然用歇山屋顶,盖因殿内后部设城隍神位,为祀神之所。近年修缮期间,从后殿清理出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纪事碑,重新立于大门前,碑中详细记载了那次重建过程中诸位乡贤邑绅及其捐募额数,与县志等文献互为印证,为研究城隍庙和罗源县历史的提供可靠实证。
近年修缮期间,从后殿清理出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的纪事碑,重新立于大门前,碑中详细记载了那次重建过程中诸位乡贤邑绅及其捐募额数,与县志等文献互为印证,为研究城隍庙和罗源县历史的提供可靠实证。
罗源风物 | 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罗源县城的南郊的莲花山半山腰,创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寺后石罅间有一眼清泉,古时每逢疫病流行,居民多来取水饮用治病,人称“圣水”,寺因此得名。寺院坐东朝西偏北,依山而筑,渐次升高,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二门、泻露池、大雄宝殿、法堂,前后之间高差极大,以回廊石阶相连。
现存大雄宝殿建筑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建,清代重修。大雄宝殿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出前游廊三间,用穿斗式结构,殿堂三间减中柱,梁架用材雄厚,斗栱疏朗大气,基本保持明晚期风格。大雄宝殿前左右分设钟楼、鼓楼,均为两层歇山顶。
大殿右边设有客堂,宋时为黄氏私塾“连茹斋”,理学大儒朱熹曾在此客居传学,其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黄氏后人将私塾更名为“文公书院”,到了清道光年间舍给圣水寺改作客堂和禅房。
大殿左通莲花山,号称有四大奇岩:金钟磹 、眠鹤石、龙虎岩及笔砚岩,皆县内名胜,并存有大量历代摩崖石刻。其中大部分以“莲花山摩崖石刻群”之名被公布为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群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元朝,其时文人多南下屏居,或携友访游名胜,就包括罗源圣水寺,至正乙巳年(1365)一年中便留下了“栖云”等三段摩崖石刻。金钟磹就在寺内,巨石顶平而腹空,形如罩地金钟,因而得名。金钟磹后即为眠鹤石,两巨石顶部做石桥相连,登临可俯瞰全寺。眠鹤石上行不远原有龙虎岩,旧时岩下有清泉从罅隙中流出,即为“圣水”所在,惜于“文化大革命”时被毁。龙虎岩上方又有笔砚岩,为二石并立,分别形如笔砚,古时在此可俯瞰罗源全城。
圣水寺中最为著名、最有价值、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栖云洞及其中的罗汉造像,在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云洞为金钟磹底部一天然石穴,洞口小而洞内宽大,传言洞内常年云雾缭绕。洞口上方有题额“栖云”,并有诗文“天开石室云居暖,山耸莲花水涌香”。洞中存有罗汉造像十八尊、摩崖题刻九段、古井一口。罗汉造像系辉绿岩勒造,每尊高0.74米至0.84米不等,依三面洞壁设花岗石须弥座而置其上,须弥座束腰上有题记:“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捨錢柒貫,剏造观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羅漢壹拾捌位,安奉供養,各符心願。仍正心囬捨衣资柒拾貫,添立寶座,結砌池井,廉杖良田,用资恩省。峕嵗戊申淳祐捌年(1248年)玖月拾贰日造,石匠陈曾缘。”此罗汉造像为福建省现存最早的石雕罗汉,年龄、体态、神情、衣饰各具特色,无不维妙维肖。1993年以来,栖云洞六次遭劫,幸而十八罗汉造像均被追回;唯另一尊观音造像至今下落不明。
圣水寺后内另有僧舍利塔四座,其中有开山祖师谏二头陀的祖师塔。
罗源风物 | 陈太尉宫
罗源多庙宇,全县等级最高、也是仅有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此类。中房陈太尉宫作为屈指可数的南方宋构,远近驰名,份量自不必说;圣水寺栖云洞保存的宋代十八罗汉造像,也是福建省内仅有的珍藏。城隍庙和天后宫是罗源县城重要的公共建筑。在乡下,民间信仰发达,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庙宇,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以小云宫、东山宫、皇万宫、大善宫和圆惠堂为代表。罗源还有数量众多的创始于唐宋时期的古寺,相对保存较好的有匹岩寺、曹山寺、金粟寺和崇寿寺,将会一一介绍。
陈太尉宫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乾溪村,其历史根据《曹峰陈氏宗谱》可以上溯到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罗源陈氏开基祖陈苏所建的陈氏宗祠。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嘉熙三年(1239年),陈苏先后被追封为“英惠侯王”、“显佑嘉应侯王”,后人即建造宫殿于祠前,称大宫,供陈苏像。同年,陈苏十五世孙陈庆因战功敕封为“都统伏魔太尉”,乡人因此将其灵牌供于正殿,大宫也改称“陈太尉宫”。
现在的陈太尉宫历经宋、明、清扩建,坐西朝东,由门楼、戏台、左右酒楼、左右配殿、正殿等组成,集历朝建筑风格于一体,为全国少有,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太尉宫的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四柱三间,进深七柱六间,其中明间进深方向上的第二至第四柱共两间的形制、样式最为古老,且整体结构基本完整,一般被认为至少是南宋的原构,故此陈太尉宫得以跻身“福建三大宋构”之一。观之宋构部分,用梭形木柱,六柱等高、上置栌斗,当属殿堂造,内供陈苏夫妇像;月梁肥硕,栌斗雄大,卷杀曲线独特,都凸显了宋代福建地方建筑的特色。宋代部分梁架为抬梁式结构,神坛上方用月梁纵横垒叠呈井字状如同藻井,上做平棊天花;柱头铺作双杪双插昂出三跳,计为六铺作,正面作补间铺作三朵,有双杪双插昂六铺作和单栱素枋垒叠两种,铺作配置罕见于后世建筑。经过明、清两代的重修和扩建,正殿在宋代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后殿、前部和左右三面副阶,用草架抬高了屋面,形成今日重檐歇山的格局。宋构部分也就是前殿内留有石构须弥座,供陈苏夫妇像,座分前低后高两层,后半部须弥座露出部分题刻“嘉……寧……仁……僧……”,很可能是南宋原刻,则须弥座也经过扩大。塑像后置木屏,屏后为后殿,进深三间,其中前部一间做轩廊属于前后殿之间的过渡交通空间,中间殿身部分在宋代一开间的面阔之内,再做两道横向四椽栿做叠斗抬梁缝架,犹如在明间内再做新的“明间”,原本的明间梁架则用穿斗结构。后殿的后阑额下皮留有十分模糊的题记,借助红外摄影方可辨认出“峕康熙肆拾叁年(1704年)嵗次甲申仲吕月穀旦重脩”,为各类资料从未提及的“新鲜”重修记录,与殿身多处清早期风格的斗栱相呼应。正殿扩建时间不详,应不晚于明代。
两配殿应在正殿扩建时创建。现存两配殿形制相仿,均为重檐歇山屋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前设轩廊,殿内设方形藻井,做“回”字形空间。据现有资料,现存的左(北)配殿建于明万历年间,前廊为清代修缮,上檐斗栱为单杪双插昂出两跳,计为五铺作,形制与正殿的宋代斗栱高度相似。左配殿内留有“凸”字形石构须弥座,风格高古,供陈太尉像。右(南)配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两次重建,保留了较多乾隆时期的构件。
门楼、戏台、酒楼均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门楼与戏台实为一体,做歇山屋顶,巍巍兀立,前部做如意斗栱、八字门墙,形成牌楼门式立面。大门后即戏台屏门,分隔了走廊与戏台,戏台中间设活动台板,拆下不用时可直通天井。门楼与戏台上方各做藻井天花,尤其以戏台藻井最为堂皇富丽,为四方斗栱接天宫转八角如意藻井,藻井朝向天井的外檐也做如意斗栱,繁复异常,巧夺天工。戏台两边接酒楼为两层,可通左右配殿及边门。
罗源风物 | 皇万村
皇万村位于洪洋乡东部、天堂山东北一处凸出的山麓,洪洋溪自西向东南环村而过,非常符合传统相地的风水要求。最早黄姓迁居此地,后范姓也迁至此,叫黄范村。古文人为奉承皇帝,改叫皇万。现村中以黄、陈两姓为主。
两层高的黄氏祖厅位居皇万村中心,以俯察的姿态统领着全村的空间格局。黄氏祖厅现存建筑可追溯至明代,同时周边保留有多处明代民居和祖厅,全村明构数量在罗源乡间可谓翘楚。或许正是因为明构保留较多,全村的古厝都以古朴的悬山屋顶为主,少见闽东标志性的马鞍墙,因此整体风貌殊异于其它古村,甚至可以说呈现了明代以前闽东村庄的面貌。虽然既非“历史文化名村”,也不是“传统村落”,皇万村的风貌并不输于罗源现有的那些“传统村落”。如果说在大多数古村欣赏的是被符号化的“皮相”,那在皇万村要鉴赏的就是“骨相”了。
罗源风物 | 百丈村
百丈村位于罗源县南部庭前山下,毗邻连江蓼沿。百丈溪自被向西南流过山麓,在村尾从巨石崖壁上快速滑落,称为龙潭瀑布,瀑布之上有古榕,有水尾宫,属非常典型的传统水尾配置。百丈村的房屋都建在溪北岸山脚下,远离溪水,中间为农田,由于地势开阔,这里的民居普遍做得疏朗大气,多数为堂横式大厝,除了宽敞的天井外,厝前还有与建筑等宽的大埕,足见此地民殷財阜。
百丈村还是革命老区基点村。1934年8月12日至14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百丈村,在陈氏大院设临时指挥部,与闽东游击队会师,并对攻打罗源县城方案等作了周密部署。8月14日凌晨,经过激战,先遣队一举攻克罗源县城继续北上。现在,百丈村已经成为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百丈村于2021年被列入第四批福建省传统村落。
罗源风物 | 福湖村
福湖村是罗源县著名的畲族村,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位于霍口畲族乡霍口溪南侧、南峰山北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域大部分为丘陵山地,森林覆盖率达85%。自明代起畲族入迁罗源,清康熙年间,福湖蓝氏始祖元位公入迁福湖,同时期迁入的主要有雷氏和蓝氏,后又有黄氏迁入。雷氏居于村后相对高的山坡上,蓝氏和黄氏则位于相对低的平坦处。如今村中百年以上的古厝约有十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雷家大院和蓝家大院。
福湖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民国23年(1934年)福湖成立苏维埃政府,畲族上层人士、知识分子雷梅波任主席。民国37年(1948年),福湖村在中共领导下建立武工队,集中点设在雷氏祠堂兼私塾内。武工队以福湖和周边畲族村民为骨干,曾经为地下党、解放罗源等周边地区作出贡献。解放后旧址改办福湖初级小学。
罗源风物 | 丰余村
丰余村位于飞竹镇北部,坐落在两山之间,西面是半岗峰,东面是月爿山,呈南北狭长线性布局特征,分上村、下村和水尾厝三个部分。村中溪流蜿蜒曲折,以九曲为名,一衣带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上游为泰山府;而在村水尾出口处,建有忠烈尊王庙,种风水林,筑堤拦水。九曲溪两岸房屋以溪为轴,由山脚依次向上,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自然和谐,是典型的山地阶梯式布局。村中叶氏祖厅建于清代,上下两层,前有院埕,围墙前立着十三对旗杆石,凸显丰余人才辈出。1933年,国民党罗源县政府在丰余叶氏祖厅开办兵工厂,1934年初,闽东工农红军第十三独立团攻克丰余,将其收编成红军兵工厂,主要生产各种简单兵器及服装、子弹带等供部队使用,现在叶氏祖厅成为了一处红色纪念地。
丰余村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
罗源风物 | 斌溪村
斌溪村境内有一溪流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北宋初期,余氏自古田杉洋迁入定居溪之北岸,余氏后裔遵循祖训,重视教育,崇尚文化,将居住地称为文溪。明天启元年(1621年),余氏后裔余一凤迁居溪之南岸,迁居后除继续崇尚文化外,还兴习武之风,居民将居住地称为武溪。直至民国时期,村以文武溪为名。1950年,为了书写和称呼方便,村民将”文”与”武”字合二为一,改文武溪为斌溪村,并沿用至今。斌溪村于2020年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传统村落。
北岸的文溪自然村传统格局最为完好,余氏祠堂位于村落中心,并设有私塾、建有书院,村民好学之风盛行。一条古道从文溪村中穿过,明代至民国时期,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古道两旁还留有明代和清代民居多座。文溪溪尾师公祠后,有一条罗源至古田的县际古道,经高峰岭、六丘岭、大圣宫、石桥头、半岭亭,翻过太阳山就到古田县善德村。这条古道在1934年“二三革命 ”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物资都是由古田通过这条古道运往王家湖、丰余、霍口等地,因此这段路也被村民称为”红军岭”。
罗源风物 | 塔里洋村
塔里洋村是罗源县西部飞竹镇的一个蓝姓畲族村,村屋主要集中在塔里自然村。村庄建在半山腰上,背后的鼓角岩誉称奶娘山,山峰之巅的紫岩看似鼓角,故称鼓角岩。村前水尾处有楠木、红豆杉等古树形成风水林,并围出一口风水池。村中房屋层层升高,各自依山就势,呈扇形分布,视野开阔,可饱览四周的茂林修竹、远眺重重山峦。此外,塔里洋村境内还有蓝氏宗祠、英显尊王宫、西洋宫、陈靖姑墓、试剑石等古迹。
塔里洋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罗源风物 | 深坑村
深坑村位于中房镇西部的深山之中,深坑其实不是“坑”,海拔约有380米,不过是占据了群山之中相对较大的一块平地,因这片山区与中房等集镇距离都比较远,深坑逐渐发展成为了周边数个村落的交通和贸易中心,也是相对较大、人口比较密集的一个村庄。在南北贯穿深坑村中心的小溪边,还保留了一排旧时的店铺。深坑是罗源屈指可数的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聚落之一,村中基本没有不协调的新建筑,同时因为过去人口较多,建筑比较密集,形成了一定的街巷,与罗源多数村庄呈开放或者散点的布局形成鲜明对比。
深坑村于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罗源风物 | 溪门村
溪门村位于中房镇西部,比邻另一传统村落深坑村,地处一处东西向狭长的河谷,从暗亭岭和云梯两个方向流下的溪水,在村东交汇,向西流过,在村中相对平缓的地带形成约20米宽的水面。从云梯下来的溪水要经过一段穷崖绝谷,形成一道龙潭瀑布,瀑布下不远就是一座建在巨石上的石拱桥,造型优美,形同满月,称为“卷桥”。石拱桥所连接的,就是翻越暗亭岭,通往中房的古道。村中的房屋坐落于溪流的南北两岸,依靠溪中的几条碇步桥来往交通。因为地形所限,房屋距离溪流很近,也没有几分田地。溪门村的房屋建筑乏善可陈,但以溪水取胜,环境清幽,与世无争,算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
溪门村于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罗源风物 | 厚富村
厚富村地处罗源县西北部山区,北宋后期朱氏先祖迁居于此,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村庄四面环山,因森林繁茂物产丰厚,得名“厚富”。村东有水发于飞仙岩,经厚富盆地西北仅有的豁口,倾泻直下,落差达数十米,即为“厚富八景”之一的“层岩飞练”。瀑布之上,原有罗源唯一的木构廊桥(惜已火毁),桥旁还有临水宫和两座石牌坊,构成一组闽东最为经典的水尾建筑群。村中还保存有明代的朱氏祖厅和清代的朱氏宗祠,典型中国传统乡村的空间要素无一不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厚富村十余名青年建立了厚富乡苏维埃政府。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连江罗源,留下五百多名伤病员。红军总医院罗源厚富分院就设于中房镇厚富村朱氏祠堂内。在当地党组织和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下,大部分红军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治愈后,先遣队战士重新走上革命征程,成为地方党组织、地方武装的骨干。
厚富村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