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山墙面排水口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以水为财,从聚落到建筑层面都有类似于锁水、聚水的讲究,最典型如江南民居中有“四水归堂”的说法,即屋面向天井汇集雨水。福州的城镇民居中厢房多为单坡屋面,大抵也可视为四水归堂。然而,乡村民居的厢房一般进深较大,有时可达五至七柱,以充分利用场地横向的空间,于是屋顶就必须采用双坡结构,有一部分的屋面雨水就会向后(即院落主座的山墙方向)落水。除了自然落水和用天沟收集雨水后从吐水口或落水管排出,罗源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做法是在山墙面开一行排水口(有时是女儿墙底部),每个排水口对应一条瓦垄,而且大都做成葫芦的形状,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由于青砖空斗墙不便于架设内天沟,而且天沟易坏,使用同样墙体的宁德地区也能见到很多类似的墙上排水口。

“七开间”主座与五柱进深的厢房,整个院落呈横向的矩形
山墙面排水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