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往鉴今 | 洪塘金山寺

洪塘金山寺,又名金山塔寺,在福州西郊的白龙江上,古时出福州西门、过洪山桥、行至洪塘街尽头便是。因寺建在江中礁岩上,浮出水面,宛如镇江的金山寺,故有“小金山”之称。

塔寺始建年代方志无明确记载,传闻先有塔,后有寺(庵),寺以塔名。因塔寺建在江中,屡遭洪水侵害,明曹学佺、清塔江社两次重修,民国23年(1934年)乡人捐资重建寺院,此后又多次被台风、洪水毁坏。1983年福州市郊区人民政府进行全面修葺,同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极少被提及的是,1997年金山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外围增设广场,极大地扩大了“江心小石阜”的面积。现在所见到的整个金山寺的形象,都是在此之后形成的。笨重的广场将石基湮没,体量倍增的庙宇将赖以得名的石塔包围,只不过稍稍露出一点塔刹,整个塔寺再无若“石印”般的灵气。

石塔就是寺中唯一的古建筑。塔的始建年代亦无考,有五代说,有宋代说,均无实证。元代王翰《晚泊金山塔》诗中第一句即有“胜地标孤塔,遥津集百船”,说明元代时已建有塔。现存的石塔为明晚期风格,八角七层空心,高11.5米(《福州市郊区文物志》),塔身逐级收分,各层无仿木结构,只在各个翼角下托一半栱状的短石条。金山塔的体量、风格大约与闽清的台山石塔(1546年)相近。

塔寺与江岸之间原有一座石桥以通往来,明《闽都记·金山塔》载:“旧有石桥以达于庵,因水塞,居民病之。万历乙卯年,拆石桥,而庵仍旧。”今寺中存一石碑,题“万历洪桥”。

在老照片中,给整个金山塔寺以点睛之笔的,无疑是西侧向江中探出的两株古榕。为了拍摄出古榕微妙的动感,大多数早期的摄影师选择闽江水位较低的时候,来到金山寺北侧的沙洲进行拍摄。可惜此二榕树大概在民国时已不存,如今在相同位置看到的则是一株樟树。樟树挂牌二级,另有介绍称其为明代状元翁正春所植。从各时期的老照片来看,这株樟树不过百年。在塔寺之南还有一株榕树,略小,亦向江中倾斜,上世纪六十年代毁于台风,后来在1992年补植一株。

如今想要复刻老照片的取景,已经格外困难。除了勉强露出的塔刹之外,几乎找不到可参照之物。在做古今对比的时候很难相信,明明差不多的取景,新寺竟撑满了整个画面。​硬要骨头里挑鸡蛋的话,在西北角没有完全被掩盖的台基中,还能找到和老照片里一模一样的几块石头哩。

知往鉴今 | 福清龙首桥、瑞云塔、黄阁重纶坊、水南塔

福清龙首桥原位于福清古县城南门外,最初为木桥,宋天圣五年(1027年)由灵石僧人洞然募缘建造为石桥,初名“通海桥”。元祐二年(1087年)重修,改名“坦履桥”。绍兴二十年(1150年)重修,并改今名“龙首桥”。元至治二年又修。明万历初县令许梦熊大加修葺。因为龙首桥直通南门和县衙,为堪舆所忌,万历丁未年(1607年),叶向高长子叶成学募资,将桥东移至小孤山下,桥长五十五丈,有十九门,并在桥头新建瑞云塔。移建后,清康熙十年、雍正五年重修。后南端八门圮毁。1958年在原石板上架设木梁木桥面,并改10号桥墩为桥台,总长压缩为10门。1980年又加建钢筋混凝土墩帽、桥面。1987年11月23日,龙首桥被公布为福清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左右,福清市重修龙首桥,拓宽龙江河道,在南侧新建桥墩,恢复龙首桥为十九门。

瑞云塔位于龙首桥东头小孤山上,由叶向高之子、符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翀募建,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明万历三十四丁未之季冬(叶向高原文如此,万历三十四年应为丙午年)兴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竣工,并在塔下建瑞云寺。塔为石仿木楼阁式塔,八角七层,高三十四点六米。下有须弥座,各层塔壁及楼梯转折处有佛龛,各层塔门左右均立有两武士,各翼角上坐一尊镇塔将军,共有各种大小浮雕和镂雕菩萨、力士和佛像三百八十八尊。1961年5月被公布为福建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阁重纶坊位于瑞云塔西北,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是裔孙叶长青为叶向高建,因叶向高曾在万历、天启朝两度入阁任首辅,故而得名。坊为四柱三间石牌坊,用花岗石砌筑,仿木楼阁式,重檐四坡顶,宽11米,进深3米,通高10.07米。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塔位于龙首桥南水南村中,始建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由居士林庚舍地兴建,共七层。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遭大风,“谯门与塔同坏,仅存七级”(县志原文如此)。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由黄姓鸠金续之,至绍兴十七年(1147年)始成。塔高22米,仿楼阁式,七层八角。下四层的构造做法、雕刻图案等与上三层有较大区别,现在一般认为下四层为宋代建筑,上三层为明代建筑。1981年2月25日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福清两石塔》

知往鉴今 | 福清豆区园

福清城内豆区园,是明末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宅园,念作“豆ōu园”。“豆”和“区”都是古代的一种容器,也是容量单位,四升(一“升”约200ml上下)为一豆,四豆为一区,用作园名,意为弹丸之地耳。叶向高自编年谱《蘧编》载:

初买龚氏宅,甚隘,无力他徙,于西关外觅隙地数亩,辟园筑室,为游息之区,意殊乐之。

(卷一,万历三十年)

所辟西园现已不存。除此二园外,叶向高在府城内还有一处芙蓉园,为福州名园。

关于豆区园的面积,现有资料大多称“近200平方米”(或“不及3亩”),实则有近2000平方米,即使只计算园的部分,也有1000平方米左右。这在福州现存诸多园林中,已为大观。

此园虽是从他人处购置,但叶向高大概是亲自修葺过的,并且用心不浅。园中多置奇石,首屈一指为闲云石。闲云石高4.9米、宽2.35米、厚0.35米,正面篆书“闲云”二字。《(康熙)福清县志》载:

闲云石,在县城豆区园内,大学士叶向高自为铭曰……

题记位于石背,全文如下

此石来自海上,酷似一片云,或谓似鲤,鲤能化龙,云从龙耶,爰为之铭:为云为龙,变化何穷,起沧海,升层穹,壁立乎此中。

然后是百猴石,为一柱状钟乳石,约3米高。清代《闽杂记》载:

福清叶文忠公园多石,大小百数,皆有名,池中一石直立如柱,高丈余,围二三尺,雨后则四面皆现猴形,头面手足,莫不备具,晴则不甚辨也,百猴石数之实只八十有一,云百举成数耳。

又有“浮海山石”等奇石种种。《闽杂记》又载:

叶园荷池旁,假山叠石为洞,高丈余,可通往来,洞门上三石纹如蜂巢,隐成“浮海山”三字,大皆径尺。每石一字,大小既同,神势亦洽,俨如一手书,远望尤似,此与百猴石皆园中石之最奇者。其余又有伏虎踞龙、盘螭舞凤、达摩渡江、项庄舞剑、鲤鱼跳龙门等皆以形似名之,无甚奇也。相传文忠爱石,告归后,门生故吏所献,或航或辇,一石所费有及千金者。文忠在时,最爱一喷云石,高只二尺余,每天将雨,辄云气潇然自诸窍出,形质亦兼,有皱瘦透之胜。文忠故后,不知何时为人窃去矣。

按照以上文献来看,大约可以推想,在万历四十二年辞官归里之后,叶向高应该是在豆区园居住并经营了一段时间。不过到了清中期,豆区园已经不是叶家的了。《闽杂记》有载:

福清叶文忠园,今归吴擢英上舍,道光甲午,以八百金购之叶氏者。

至新中国成立后,豆区园为县政协和工商联的办公处,文革期间遭到较大破坏。至1994年,才由福清市政府加以修缮,“保留原有古建筑风格,依照历史记载恢复原貌,并适当扩大建筑规模”。1999年,以豆区园为馆舍,福清市博物馆成立。

整体而言,豆区园的基本格局算得上是沿袭旧制,东区为宅院,西区为花园。不过这宅院,与花园北面的办公楼,及园中亭、阁等建筑皆为1994年后所建,粗枝大叶,不足观也。园中北侧为主假山,高数米,基本由湖石砌成,山中部有雪洞,洞口题曰“小蓬莱”,洞中抹灰作湖石褶皱状,这是福州园林叠石的代表性技艺。山东、西各有磴道至山顶,山顶置一亭曰“集翠亭”,可俯瞰全园。池位于园南,其水面大小约与主体假山相当,自东侧一狭长涧流而出,作水源之意,与江南园林之技法相似。假山东南有一余脉伸出水面,置一水平片状巨石,半悬于池上,其上置一白色花岗石峰,称“钓鱼台”。

园中最妙的是,“钓鱼台”东南架桥三座,呈树丫形相交。三座桥各不相同,一座为平梁桥,通书斋;一座为湖石砌成拱桥,颇有山野逸趣。最为精彩的是南侧的石拱桥,是两块由巨石凿成的长4.6 米、厚 0.22 米、宽 0.24米的“石拱”并排架设,其形如长虹卧波,意境高古。在常熟赵园·曾园中,有明万历间御史钱岱“小辋川”遗构石拱桥一座,其形如出一辙。此二桥可为晚明审美之典范。

可惜在2019年,管理方福清市博物馆以安全之名,在石桥、假山上安装栏杆,古意全无,大煞风景,以膨胀螺丝固定,更是煮鹤焚琴,为恶不悛。

可怜一代名/明园,至今不过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怪哉。

▼ 常熟赵园·曾园中的石拱桥

▼ 其他豆区园现状照片

知往鉴今 | 开元寺、西禅寺

福州开元寺跟全国的开元寺一样,都是各自城市中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福州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6年),初名灵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以玄宗年号更名开元。不过如今在开元寺内不太能看到古寺的风貌,因为已经没有真正的老建筑了。开元寺现存最重要的古迹是铁佛殿内不晚于北宋铸造的铁佛。据史料记载,铁佛殿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修。清顺治十六年重建时,在佛座下发现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亥(1083年)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可知铁佛的铸造年代当不晚于北宋元丰年间。从1929年的照片可以看出,铁佛殿原是一座清初风格的厅堂,民国在其上拔起一个四坡屋顶,形成类似重檐的采光效果。开元寺铁佛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禅寺是福州另一处著名的丛林,于唐朝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佛寺。现存大部分建筑都是建于清光绪二年至十七年(1876~1891年)间,由微妙禅师亲往海外募缘,照初时布局、规划重建。民国30年(1941年)9月,日本侵略军飞机炸塌天王殿、大雄宝殿后部、念佛堂及方丈室。后由寺监证亮、梵辉诸僧众募款修复。“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寺院为工厂占用。1979年后修复各殿堂,重修时保持明、清建筑风貌,布局匀称,气势雄伟。现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知往鉴今 | 闽王庙、福州府文庙

闽王庙位于庆城路,据说此地原是王审知府第,王审知逝世后被改为庙。现存为清代建筑,主要以庙内保存的一唐碑、一宋碑而闻名。《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唐天礼祐三年(906)哀帝李柷敕立,碑黑色页岩质,方首抹角,高5米,宽1.87米,厚0.29米,碑文记述王审知家世,在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等事迹。《重修忠懿闽王庙碑铭》,宋开宝七年(974)福州刺史钱昱立,碑黑色页岩质,方首抹角,高4.2米,宽1.7米,碑文记载王审知世系和一生功绩以及吴越重修闽王府第和改为庙祀的经过。

福州府文庙位于鼓楼区圣庙路,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建,咸丰四年落成,旧构主要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两庑、乡贤祠、名宦祠等。1949年后,府文庙先后曾作为学校、红卫商场、少年宫等使用。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大成殿前庭原有六角重檐攒尖顶的赞亭(碑亭)两座,不知毁于何时。泮池泮桥原位于东侧的府学内,府学早毁,原址现为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福州分公司。2004年,修缮文庙时在棂星门内、大成门前新增泮池、泮桥。棂星门外原有宫墙和左右坊门,1950年代被拆除。2018年,拆除文庙前的东南电视台办公楼,建设文庙前广场,并新增象征性的景观宫墙,其位置和形制与原文庙宫墙有较大出入。

1926年从后方拍摄的大成殿,可见“仰之弥高”匾额、“师严道尊”牌坊,现已不存。该拍摄机位现为延安中学游泳馆,已不可复现。(南加州大学发布)

知往鉴今 | 从乌山到于山

​与乌山相对而立于福州城南门旁的,就是于山,又名九仙山、九日山。乌山属侯官,于山属闽县,两山高度相当,都可俯瞰全城,都是福州名胜,都留有历代摩崖石刻,乌塔与白塔、石塔寺与白塔寺、道山观与九仙观、邻霄台与九日台,两山之间总能找到不少对仗关系。所以当然于山也是福州老照片中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明代福州府城图中的乌山和于山(《福州府志》万历癸丑刊本)

知往鉴今 | 从最经典的乌山老照片开始


首先,当然是乌山,从乌山向东饱览福州城的这张老照片传播最广,几乎算是福州名城/古城的标志性图像。例如《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的底图,用的就是这张。不过,放这张老照片的同时是万万不敢放现状照片的,因为反差实在太大。常有外地游人因老照片慕名而来,在乌山东麓找到这一百多年前的热门打卡机位,试图与古人同赏一景的时候,大跌眼镜。

除了经典的全景,乌山还有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不少老照片,可惜几乎无一例外的,现在都已经看不到原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