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横厝

正如本系列前文所提到的,罗源民居在三合院的基本单元之外,常常在两侧发展横厝,形成堂横式的布局。横厝一般为长屋的形式,拱卫在正厝两旁,山面朝前,屋脊与正厝的主座垂直,故名。横厝的功能灵活多样,除了居住和贮藏之外,其前端还可以设置给小家族使用的小厅堂,也可以容纳花厅、私塾、甚至绣楼等等空间,规格亦可随需而定,丰俭由人,并可通过加入厢房从而组合成独立院落,最精巧者如洋坪对面厝、卓氏旗杆厝等,已达到自成天地的水平。山区中还有一部分横厝,利用自身垂直于等高线的特点,把前部的底层架空,用于储藏、农作加工或者饲养牲畜,上部再建造两层楼房,达到视觉上三至四层的效果,体量十分宏伟。

堂横式的民居广泛分布于闽中(戴云山区)和闽东的罗源、连江等地,这类民居有时不以火墙围合或完全包裹,排列亦不追求整齐划一,形成开放、轻盈、错落的建筑风貌。不同的是,罗源一般只做一层横厝或单侧横厝,而闽中则常见多层双侧横厝,继而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

南洋蓝家大院属于典型的堂横式布局
山坡上的堂横式民居
典型横厝厅的院落空间
横厝与正厝之间以水圳相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