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白沙天主堂

白沙天主堂位于松山镇白沙村,约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罗源仅存的早期教堂之一,也是白沙村仅存的老建筑。教堂位于山东麓,坐西南朝东北,面宽约16米,进深约27.21米,面宽窄进深大,属典型西方教堂的形状。但是外立面采用了罗源本地的传统建筑形式,把传统封火山墙转化为教堂的正立面,墙体的青石花基和空斗青砖外墙都原封不动地使用,连刻着“天主堂”“圣旨”的青石匾也好似正宗的古寺,而双坡屋顶下看不见的屋架也用中式的穿斗架代替了西式的三角桁架,这样让教堂几乎完全融入村落的环境,既拉近了村民与教会的距离,也更方便利用本地的建筑资源快速、顺利地进行建造。

与其他中西合璧的教堂有所不同的是,白沙天主堂的中间不设大门,而是采用左右并列的空间组合,在两边开小门。从左边门走进教堂内部就会发现礼拜厅不居中,而是占据了左侧的三间;从右边门则会进入只有一间宽的辅助用房,为神父的居住空间。在辅房的二楼墙壁上留有两幅早期壁画,一幅画的是罗源的地形,标有古道、村落和当时教堂的位置;另一幅是耶路撒冷古城图,用西班牙语和中文标注了城中的地标。这两幅图可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是极为珍贵的罗源地理和宗教传播的研究资料。

白沙天主堂目前为罗源县文物登记点。

白沙天主堂正立面
传统风格的墀头和灰塑彩绘
天主堂大厅
白沙天主堂用传统穿斗梁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