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福湖村

福湖村是罗源县著名的畲族村,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位于霍口畲族乡霍口溪南侧、南峰山北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域大部分为丘陵山地,森林覆盖率达85%。自明代起畲族入迁罗源,清康熙年间,福湖蓝氏始祖元位公入迁福湖,同时期迁入的主要有雷氏和蓝氏,后又有黄氏迁入。雷氏居于村后相对高的山坡上,蓝氏和黄氏则位于相对低的平坦处。如今村中百年以上的古厝约有十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雷家大院和蓝家大院。

福湖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民国23年(1934年)福湖成立苏维埃政府,畲族上层人士、知识分子雷梅波任主席。民国37年(1948年),福湖村在中共领导下建立武工队,集中点设在雷氏祠堂兼私塾内。武工队以福湖和周边畲族村民为骨干,曾经为地下党、解放罗源等周边地区作出贡献。解放后旧址改办福湖初级小学。

福湖村全景
福湖村蓝家大院

罗源风物 | 丰余村

丰余村位于飞竹镇北部,坐落在两山之间,西面是半岗峰,东面是月爿山,呈南北狭长线性布局特征,分上村、下村和水尾厝三个部分。村中溪流蜿蜒曲折,以九曲为名,一衣带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上游为泰山府;而在村水尾出口处,建有忠烈尊王庙,种风水林,筑堤拦水。九曲溪两岸房屋以溪为轴,由山脚依次向上,随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自然和谐,是典型的山地阶梯式布局。村中叶氏祖厅建于清代,上下两层,前有院埕,围墙前立着十三对旗杆石,凸显丰余人才辈出。1933年,国民党罗源县政府在丰余叶氏祖厅开办兵工厂,1934年初,闽东工农红军第十三独立团攻克丰余,将其收编成红军兵工厂,主要生产各种简单兵器及服装、子弹带等供部队使用,现在叶氏祖厅成为了一处红色纪念地。

丰余村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

丰余村全景
丰余村民居的风火墙,造型复杂,层次丰富

罗源风物 | 斌溪村

斌溪村境内有一溪流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北宋初期,余氏自古田杉洋迁入定居溪之北岸,余氏后裔遵循祖训,重视教育,崇尚文化,将居住地称为文溪。明天启元年(1621年),余氏后裔余一凤迁居溪之南岸,迁居后除继续崇尚文化外,还兴习武之风,居民将居住地称为武溪。直至民国时期,村以文武溪为名。1950年,为了书写和称呼方便,村民将”文”与”武”字合二为一,改文武溪为斌溪村,并沿用至今。斌溪村于2020年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传统村落。

北岸的文溪自然村传统格局最为完好,余氏祠堂位于村落中心,并设有私塾、建有书院,村民好学之风盛行。一条古道从文溪村中穿过,明代至民国时期,商业、服务业较为发达,古道两旁还留有明代和清代民居多座。文溪溪尾师公祠后,有一条罗源至古田的县际古道,经高峰岭、六丘岭、大圣宫、石桥头、半岭亭,翻过太阳山就到古田县善德村。这条古道在1934年“二三革命 ”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物资都是由古田通过这条古道运往王家湖、丰余、霍口等地,因此这段路也被村民称为”红军岭”。

文溪村俯瞰
文溪村中的古油坊

罗源风物 | 塔里洋村

塔里洋村是罗源县西部飞竹镇的一个蓝姓畲族村,村屋主要集中在塔里自然村。村庄建在半山腰上,背后的鼓角岩誉称奶娘山,山峰之巅的紫岩看似鼓角,故称鼓角岩。村前水尾处有楠木、红豆杉等古树形成风水林,并围出一口风水池。村中房屋层层升高,各自依山就势,呈扇形分布,视野开阔,可饱览四周的茂林修竹、远眺重重山峦。此外,塔里洋村境内还有蓝氏宗祠、英显尊王宫、西洋宫、陈靖姑墓、试剑石等古迹。

塔里洋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塔里洋村与奶娘山全景
塔里洋村水尾的风水林和池塘
西洋宫后的陈靖姑墓,部分石雕为元代构件

罗源风物 | 深坑村

深坑村位于中房镇西部的深山之中,深坑其实不是“坑”,海拔约有380米,不过是占据了群山之中相对较大的一块平地,因这片山区与中房等集镇距离都比较远,深坑逐渐发展成为了周边数个村落的交通和贸易中心,也是相对较大、人口比较密集的一个村庄。在南北贯穿深坑村中心的小溪边,还保留了一排旧时的店铺。深坑是罗源屈指可数的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聚落之一,村中基本没有不协调的新建筑,同时因为过去人口较多,建筑比较密集,形成了一定的街巷,与罗源多数村庄呈开放或者散点的布局形成鲜明对比。

深坑村于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深坑村全景(自南向北)
远眺深坑村(自东向西),周边是广袤的山林
稻田与村落
深坑村的魏氏祖厝内陈列着上百本各地的志书

罗源风物 | 溪门村

溪门村位于中房镇西部,比邻另一传统村落深坑村,地处一处东西向狭长的河谷,从暗亭岭和云梯两个方向流下的溪水,在村东交汇,向西流过,在村中相对平缓的地带形成约20米宽的水面。从云梯下来的溪水要经过一段穷崖绝谷,形成一道龙潭瀑布,瀑布下不远就是一座建在巨石上的石拱桥,造型优美,形同满月,称为“卷桥”。石拱桥所连接的,就是翻越暗亭岭,通往中房的古道。村中的房屋坐落于溪流的南北两岸,依靠溪中的几条碇步桥来往交通。因为地形所限,房屋距离溪流很近,也没有几分田地。溪门村的房屋建筑乏善可陈,但以溪水取胜,环境清幽,与世无争,算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

溪门村于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溪门村全景俯视
溪门村的典型山谷地理环境
溪门村水头两溪汇流处(2018 年老照片)
溪门村水头石拱桥
溪门村水头龙潭瀑布

罗源风物 | 厚富村

厚富村地处罗源县西北部山区,北宋后期朱氏先祖迁居于此,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村庄四面环山,因森林繁茂物产丰厚,得名“厚富”。村东有水发于飞仙岩,经厚富盆地西北仅有的豁口,倾泻直下,落差达数十米,即为“厚富八景”之一的“层岩飞练”。瀑布之上,原有罗源唯一的木构廊桥(惜已火毁),桥旁还有临水宫和两座石牌坊,构成一组闽东最为经典的水尾建筑群。村中还保存有明代的朱氏祖厅和清代的朱氏宗祠,典型中国传统乡村的空间要素无一不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厚富村十余名青年建立了厚富乡苏维埃政府。1934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连江罗源,留下五百多名伤病员。红军总医院罗源厚富分院就设于中房镇厚富村朱氏祠堂内。在当地党组织和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下,大部分红军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治愈后,先遣队战士重新走上革命征程,成为地方党组织、地方武装的骨干。

厚富村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厚富村全景(自西向东)
厚富村临水宫和双牌坊

罗源风物 | 吉际村

吉际村旧名“吉漈”,四面青山耸立,仅在北面有一水口,地势陡降,形成一小漈,故名。在溪水下游有一块经溪水长期冲刷形成的天然石块(现状不存),因为形状酷似琵琶,被当地人称为“美女琴”,在汛期,“美女琴”具有分水的作用,据说以前涨洪水的时候,流水冲击石块,石块会随水转动。村庄选址于狮头山西麓坡地,几乎没有多少平地可供开垦,至明末清初时才有黄氏从宁德迁入。洪洋方向过来的古道过岭头隘从吉际穿过,北行不过两公里至中房。村中房屋都只有一进深,分布于山坡的各级台地,依赖纵向的石阶相互串联,形成高低错落的山地村庄风貌。村内有一山泉流下,在村中部形成一汪水潭,成为吉际的主要饮用水源。

吉际村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吉际村全景
吉际村口的阴阳风水树(古枫香)
村中心水潭是过去的饮用水源
村民在清理自家后墙上的植物

罗源风物 | 林家村

林家村位于中房镇北部,南连中房,北接宁德,河洋溪经村庄东侧自南向北蜿蜒流过。从罗宁古道至中房的乡道穿村而过,在林家村可折向北通崇寿寺、宁德后溪村,形成一处三岔路口,行人商贾往来众多,村庄至今留有旧式的商铺。林氏自宋元祐三年(1088年)迁入罗源中房,耕读传家,人文鹊起,仕宦辈出,在明清两朝涌现了十八位举人两位进士,林氏祖厅前的旗杆林即是一证。村中历史遗存丰富,除明清的林氏祖厅之外,还保留了古民居二十余座,东山宫、崇寿寺、崇宁宫等散布在村庄周围,还有古墓、古井、古树、天然牛石、龟石、雁石等,名胜古迹,自然风景,不可胜数。

林家村在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林家村全景俯视
林家村全景
林家村林氏祖厅及周边鸟瞰
村民在林氏祖厅前晒谷

罗源风物 | 岭兜村

从罗宁古官道往中房的古道,从满盾村拐出,由东至西翻过枣岭通往中房,岭兜村就位于岭下的河洋溪畔,北倚山丘,南临溪田,是一处背山面水、玉带环腰的风水宝地。岭兜村依古道而兴,形成了古道穿村而过的格局。自宋元丰七年(1084年)建造的岭兜桥至祖厅,村中古道约有150米长,全程以石铺路,两侧密集分布着传统民居十余座,更显得古道蜿蜒曲折,深邃绵长。

岭兜村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岭兜村全景(自东向西)

罗源风物 | 满盾村

满盾村位于中房镇东北,北接宁德地界,村庄的发展自然与两地交通发展息息相关。满盾村肇基于北宋至和元年,卓氏迁入。南宋宝庆年间,罗宁官道由飞鸾岭改走白鹤岭,途经满盾村东北的界首岭,设有一铺递,又有乡道穿村而过西走中房,自此满盾村成为一处要冲,得到快速的发展。满盾村的地形属两山之间的狭长溪岸平地,有两条溪流交汇后向西北流去,在村尾形成一处小龙潭,再与河洋溪水汇合,随即从石壁倾泻而下,落差达百米,称“百丈龙潭”。古时每逢久旱不雨,宁德、罗源两县官方以及民间都要到百丈龙潭举行祈雨仪式。现满盾村留有清代、民国古民居二十多座,其中村西北有五座连片的民居,形成 3000 多平米的古建筑群,气势磅礴。

满盾村于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满盾村全景
满盾村民居群俯视
百丈龙潭瀑布

罗源风物 | 洋坪村

洋坪村地处罗源县西部的一处山谷溪岸,北有大丈山,南有屏山,溪流自西向东穿村而过。自开基祖萧德雄于明万历年间迁入洋坪,已有四百余年。明清以来,萧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清代有文武举人、秀才等近40人,村中保存有多块“文魁”牌匾和旗杆石。每当有后辈取得功名或家成业就,便会重新择地兴建大厝。每座大厝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而用地较为充裕,建筑地盘舒展、天井开阔,更利于通风和采光。有别于多数古村的巷陌纵横,洋坪村的十余栋大厝则散布在溪流两岸,各自占据一块台地,顺应地势选择朝向和格局,形成疏朗而错落的村落面貌。

洋坪村于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洋坪村整体鸟瞰(自东向西)
洋坪民居一角

罗源风物 | 鉴江堡

鉴江堡位于鉴江镇镇区,是罗源东部的一处海防重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除县城外规模最大的聚落。据明嘉靖、清道光版《罗源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乡人吴因保创筑土堡,屯聚千余家;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乡耆尤圣养、林献等集资倡修,翌年完成,周长三百余丈,中地三百亩(与实际有出入)。万历元年(1573年)鉴江堡被倭寇攻破,旋即修复。今鉴江堡存东、南、北三个城门和部分墙基。其中南门保存最好,内为石拱门,外为石框门,可安装两层大门,南门外有明代的忠烈恩王宫和清代的夫人宫。东门为石拱门,今人修复时在内侧又砌一道石券,东门外有小庙一座正对。北门形制最特别,外侧是三合土夯筑的圆券,内侧砌一道石梁以安大门。

鉴江堡墙现被辟为环城路,北门-东门-南门段还保留部分墙基,轮廓大体可辨,城内街巷纵横,以风车形路网为骨架,巷内建筑林立,人口稠密,以尤氏为大姓,保留有明代的尤光被故居、清代的尤元沧故居“三落厝”等,城内明代民居十余处,部分坐落于城墙之外,说明明代鉴江人口就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从1972年的卫星图看,鉴江堡最初的形态应为团状,现在的东门、南门应是后来扩修土堡时所建。而现在传说为西门旧址的集福亭,远在溪流对岸,不可能是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堡门,而应是聚落发展、扩张到城外的结果。鉴江土堡是罗源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的一处抗倭遗产,目前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距离鉴江不远还有一座濂澳堡,由民间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以抵御倭寇,是除鉴江堡外罗源仅存的滨海抗倭遗迹。濂澳堡仅有村落规模,目前大多荒废,居民无多,但依然轮廓清晰,一面临溪,大体呈长方形,现存西门保存较好。由于现代建设较少,濂澳堡墙甚至比鉴江保存得更为完好,可惜目前尚无保护身份。

鉴江镇及周边山体、海湾航拍
1972 年鉴江卫星影像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卫星影像(USGS Earth Explorer)
鉴江镇总体俯视航拍,古堡轮廓大体可见
从夫人宫中看鉴江南门

罗源风物 | 罗源县城

罗源从宋乾兴元年(1022年)起定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名罗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宋庆历八年(1048年)迁县治于凤山南麓(即今治所),至今已近千年。

罗源早年无城。明弘治年间,知县李南始筑土墙于要害之所,辟门十一处。其后多有呼声要求加固扩建城墙,屡有小修。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福建巡抚根据民意,改以石砌加固并扩大罗源城墙。不久后,倭寇万余人从宁德袭来,署令武灜凭借新修城墙,固守三天三夜,倭寇攻城无果,遂遁逃。罗源城后又经万历、崇祯,清顺治、康熙、乾隆等多次重修,逐步定型。清代罗源县城全貌可见于(道光)《新修罗源县志》。

1938年,因抗日战争的需要,民国政府开始拆除城门及城楼等。1949年后,因城镇建设需要,陆续拆除大部分城墙,利用城墙基础修建了东西环城路等。如今,在孝巷、西环城路、凤山公园等处还能看到部分城墙遗迹,古城轮廓仍可识别,已属不易。

罗源城内的主要公共建筑,县署、文庙建筑群、武庙等都已无存,唯县署东侧的城隍庙作为学校使用留存至今。东门外有天后宫,大殿仍是明清原物。南门外莲花山的圣水寺和巽峰塔,至今依然是罗源的名胜和地标。罗源县城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万寿塔,始终保留在原址。城内留存的巷弄、民居,多分布在万寿塔以西的后张、李园坂、西大路、孝巷等地,且肌理连续成片,大体保持城镇聚落密集紧凑的建筑形态,古建筑总量和面积在福州各县中位居前列,尤其明代民居留有二十余座,这个数字在全国的县城中都算是粲然可观。

(道光)《新修罗源县志》中的罗源县城图,绘出了罗源城的地理环境和城内外主要的公共建筑
1965 年罗源县城卫星影像
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卫星影像(USGS Earth Explorer)
罗源县城现状航拍,原城池轮廓基本可辨
罗源县城老照片,1930 年
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出自夏咏美女士(Emily Susan Hartwell)的文件资料,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发布数字档案,笔者标注
街巷中还能见到挑着竹提篮的居民
后张路 26 号明代民居,使用扛梁减柱结构,为县城明代大厅代表,现为罗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罗源县城典型明代民居及典型明代结构集锦
李园坂清代中晚期民居,为城内空间最敞阔而工艺最精细者
罗源北门外的梅岭古道,隶属于福州通往宁德乃至温州的官道

罗源风物 | 小引

罗源县域东西长、南北短,地形连山接海、弥山跨谷,从东部的滨海渔村,到西部内陆的僻野山村,丰富的地貌变化造就了多样的聚落形态。就地貌的人居条件来说,罗源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即使在沿海地带平地也极为有限,大部分聚落只能在山麓土坡上寻求发展。农业社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房屋建造要让位最好的土地于耕作,转而在局促的台地上辗转腾挪、各尽所能。所以,山村的聚落形态相对松散,朝向也不统一,而在平地上的聚落则更加紧凑,更容易形成密集的街巷。

在社会维度上,福温古官道罗宁段自南向北穿过罗源的核心地带。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官道改走白鹤岭,数百年来这条交通大动脉见证了罗源的兴衰。相比于西部山峦的阻隔,顺着南北古道与省城福州、宁德和连江的交流一直是罗源发展的主旋律,沿途的石刻、桥梁和建筑中四处都藏着人来客往的蛛丝马迹。

山海的纵深和频繁的交流造就了罗源多样的建筑风貌。县城的街道星罗棋布,深宅大院好似省城;东边滨海的渔村以石为墙,抵御海风的侵袭;西边山里的民居就地取土,夯筑成厚实的墙体;南部的白塔乡与连江丹阳盆地毗邻,建筑空间疏朗大气;北部的中房地接宁德,空斗砌的墙面青砖如黛。

罗源没有类似土楼、寨堡、廊桥那样集特异性和标志性于一体的建筑,所以长期以来并不为外界所熟知。好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罗源都有足够出众的实例。中房陈太尉宫是罗源传统建筑当之无愧的代表作,集合宋、明、清历代建构于一体,号称“福建三大宋构”之一;小云宫的戏台精妍丽,至今仍在发挥原有的功能;霍口卓氏旗杆厝是同类横厝厅中的一朵奇葩;岭兜转水桥集古韵和秀美与一体,或许可以竞争福建最美的小型宋代桥梁。除了这些早已名声在外的建筑之外,罗源山川中还潜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遗产,百丈吴氏宗祠、厚富朱氏祖厅、皇万黄氏祖厅、后路天主堂、南洋蓝家大院等,皆各具特色,目前都还没有被登记为文物,期待以后能够给予这些历史遗产相应的保护措施。

中房陈太尉宫
飞竹镇塔里洋村
中房镇溪门村
中房镇陈太尉宫
起步镇金粟寺
洋坪对面厝横头厝
中房镇陈太尉宫夜景
岭兜转水桥和亭
碧里乡匹岩寺
西兰乡洋坪村民居
巽峰塔
霍口久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