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风物 | 罗源城隍庙

位于原罗源县治之东,今凤城镇北大路县政府东侧。创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通邑募捐重建大堂,新建寝室;邑人郑嘉复,捐地建后堂,并捐东偏地,添建六房、皂班、酒楼、戏台、仪门、两庑、头门、华表等。 清咸丰三年知县杨福五有修缮。民国以后,城隍庙先后被用作罗源初级中学校舍、罗源实验小学、私立崇文小学的校舍。2017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启动修缮,为福州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

罗源城隍庙坐北朝南,由大门、戏台、前殿和后殿等组成。大门为福州传统牌楼门式样,近年修复,其后原有仪门,今已不存。戏台原为歇山屋顶,三开间,上部梁架用扛梁减柱,其上再叠斗栱出三跳做藻井,大致保持清乾隆年间的大木结构,气势恢宏,构造精细。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硬山屋顶,殿前有月台并嵌龙陛石一块。后殿面阔进深与前殿相仿,然用歇山屋顶,盖因殿内后部设城隍神位,为祀神之所。近年修缮期间,从后殿清理出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纪事碑,重新立于大门前,碑中详细记载了那次重建过程中诸位乡贤邑绅及其捐募额数,与县志等文献互为印证,为研究城隍庙和罗源县历史的提供可靠实证。

罗源城隍庙正立面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的重建城隍庙记事碑

近年修缮期间,从后殿清理出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的纪事碑,重新立于大门前,碑中详细记载了那次重建过程中诸位乡贤邑绅及其捐募额数,与县志等文献互为印证,为研究城隍庙和罗源县历史的提供可靠实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