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配:福州传统建筑墙面乌烟灰使用方式研究

研究背景

在福州最经典的城市景观老照片中,分明可见福州的封火墙有白与黑两种颜色,甚至还有黑白相间的拼色墙面(图1~2)。有别于其他多数地区,福州的传统墙面本就有两种不同的颜色——白灰和乌烟灰。传统民居、庙宇的外墙、马鞍墙常用乌烟灰,偶见白灰、红灰等其它颜色;大型建筑如福州白塔、南门均刷白灰;外国人建造的领事馆、洋楼几乎都是白灰或其它浅色。这说明,福州传统建筑中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使用黑色墙面。

相较白灰一直沿用在房屋装修中,现代人一般无法理解黑色墙面,而直至福州三坊七巷开始修复,这种传统墙面才逐渐被拾起。[1]但是黑白两种颜色究竟如何使用、出于何种缘由,还未见详细论述,以致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存在不少争议或存疑的地方。本文尝试做初步分析总结,且作抛砖引玉。

什么是乌烟灰

在乌烟灰之前首先要了解白灰。传统建筑中的白灰,在沿海地区通常为壳灰(或石灰),即牡蛎壳、蚌壳等各种贝壳高温煅烧而成的白灰,有时在其中加入纸筋、麻等增加韧性。《天工开物》中就详细记载了壳灰的烧制过程和作用:

凡海滨石山傍水处,咸浪积压,生出蛎房,闽中曰蚝房。经年久者,长成数丈,阔则数亩,崎岖如石假山形象。蛤之类压入岩中,久则消化作肉团,名曰蛎黄,味极珍美。
凡燔蛎灰者,执椎与凿,濡足取来(药铺所货牡蛎,即此碎块)。叠煤架火燔成,与前石灰共法。粘砌城墙、桥梁,调和桐油造舟,功皆相同。有误以蚬灰(即蛤粉)为蛎灰者,不格物之故也。[2]

图3 《天工开物》中的凿取蛎房/来源:数位经典

而乌烟灰,又称为锅底灰,利用柴火灶附着在锅底和烟道中的烟灰,混合白灰经过白醋浸泡发酵而成。过去有专门清理炉灶、烟囱并收集乌烟灰的工人。据《福州双杭志》记载:清朝时,汤房巷建有澡堂,乌烟颜料工人与油漆工人同池沐浴,(互相嫌弃)引发争端而斗殴,造成人命案,澡堂被迫停业。[3]在传统行当消失之后,现代制作的乌烟灰则用毛竹烧制,或使用成品的炭黑。

不管壳灰还是乌烟灰,在福州传统建筑中,均用作墙体面层的粉刷,起到保护、牺牲的作用,亦可反复叠加涂刷(图4)。

图4 仓山义序民居外墙

为何用乌烟灰

在目前仅有的介绍福州传统建筑工艺的专著《福州民居营建技术》中,阮章魁认为“墙面与道路、与房子之间的距离较近,为避免光线反射直刺人眼,在传统的民居中封火墙的外墙及内墙檐口上方的墙面均刷涂以炭黑调石灰而制成的乌烟灰……有效地消除了光线的反射造成的光污染和热反射对室外行人及邻居的干扰”。[4]在实际中,的确没有发现在室内使用乌烟灰的案例,但是屋面以上的墙面并不在人的视线范围内(图5),而郊区四周空旷的民居外墙也刷涂乌烟灰(图6),这说明控制光线至少不是刷涂乌烟灰的唯一原因,或主要原因。

在《福州三坊七巷 墙体刷黑有学问》中,唐希介绍,“由于南方多雨,采用乌烟灰刷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而且在狭窄的坊巷里,将墙刷成黑色可以减少反光,让行人步入坊巷中,眼睛不会受到刺激。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煤球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烧火燃料,乌烟灰也就成了稀有物。为此,三坊七巷在此之后有部分墙体便开始用白石灰粉刷。” [5]这里除了控制光线之外,还提出乌烟灰具有防水的功能。这种说法也得到了福州另一位古建筑专家的口头证实:传统乌烟灰中含有一定的油脂,具有一定的驱水性能(大意)。当然,传统乌烟灰的准确成分还有待化验分析才能得到。

据笔者走访大量建筑实例,在曝露条件下,乌烟灰墙面较白灰墙面的确更加耐久、不易空鼓脱落,部分高质量的乌烟灰甚至经过长期曝晒雨淋也几乎不褪色。联系乌烟灰的制作过程和工艺,可以初步推断,乌烟灰是一种比白灰质量更好、成本更高的墙面抹灰面层。在过去,穷人只能建造木隔断、悬山顶的房子;而砌筑封火墙、马鞍墙围合自家住房,需要具备一定经济条件,这样的房主有能力在曝露的墙面选择使用更优质而昂贵的乌烟灰。

如何使用乌烟灰

从最简单直观的角度来看,乌烟灰可以分为整面和部分涂刷两种。前者比较简单,通常外墙是整面乌烟灰(图7),或者整面壳灰(图8)。也有少数特殊的案例,类似老照片上黑下白的拼色效果,在马鞍墙的鞍部以上抹乌烟灰,以下抹白灰(图9)。一些案例在不同的墙体材质外采用不同的抹灰层(图10);而在沿海地区,有鞍部以下都砌露明石墙的做法,上部砖墙或夯土墙则用乌烟灰保护,形成类似的拼色效果(图11)。

至于内墙则有充满疑问和矛盾。目前通常是这样认识和修复的:在没有建筑的内墙(如花园等)均以白灰涂刷;在有屋面的内墙,屋面以上为乌烟灰、屋面以下为白灰。但是如果出现一部分有屋面、一部分没有屋面,或者一面墙既有屋面以上、也有屋面以下,则使用一道竖直的界限来一分为二(例如朱紫坊芙蓉园前花园,图12)。这种划分方式对于一个精巧的园林来说,过于简单而缺乏技巧。按照前文的理论,芙蓉园的房主有能力也有理由选择使用乌烟灰。从修复前的照片来看,芙蓉园前花园很可能整面都是乌烟灰(图13);而没有被重新抹灰过的王麒故居花园,佐证了确有在花园中使用乌烟灰的做法(图14)。

如果是在一些不那么开阔、需要更多采光的院落,也较少见一道竖线划分的方式。乌烟灰与白灰,通常不是简单地切割墙面,而是与墙体的边界、墙内的建筑建立联系。这种做法,通常以墙帽和屋面檐口为界,重新划定从上至下的层次,上为黑以下为白(图15),或者退至墙帽以下一段距离(图16~17)。这样处理的墙面,既满足采光需要,也与墙帽、墙裙等一同形成更好的水平层次感。

而传统民居在半室内半室外的灰空间中,也经常用乌烟灰收边和过渡的做法。例如入口回廊处的墙面,以宽20厘米上下的乌烟灰做一圈收边,甚至可以同时暗示出梁架结构的位置(图18)。在主座的檐柱以外、檐口以内的灰空间,沿着檐口、檐柱和边门做乌烟灰收边,完成从室外的亮——黑色减光,到室内的暗——白色反光,这样的明暗过渡(图19)。

以上的案例说明乌烟灰的使用不仅是因其物理功能,也可以出于审美的需要。在少数极其讲究、规矩的民居中,审美的需要甚至可以是使用的唯一原因。例如:乌烟灰作为照墙或门窗的围合、分割和构成元素,使得墙面成为一个更有组织性的完形整体(图20~21);乌烟灰与白灰构成一组图底关系,突出所要表达的装饰、图案、纹样(图22);乌烟灰与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灰色的墙面,然后与原有的黑白灰以及墨画并置、组合、重复,更加丰富墙面的灰阶层次、再造墙面肌理(图23)。

总结

在目前的材料中,还没有找到传统匠人原始的文字资料或相关论述,也缺乏现代化学分析的技术支持,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乌烟灰的使用规律仍然是有迹可寻的。以上诸多案例表明,从基础的墙体保护功能,到采光、构造、空间的互动配合,再到美学的表达和创造,福州传统建筑中对乌烟灰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成熟的体系。很可惜的是,随着建筑的衰老、匠作的断层、研究和修复的轻视,时至今日已经越来越难看到原真、地道的乌烟灰墙面。 作为地方民居中的狭小领域之一,今人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足够重视和深入的程度,原始材料的逐渐减少将使得这类研究陷入越发困难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海峡都市报. 三坊七巷修建由琅岐古建筑队所承建[DB/OL]. http://www.350017.net/news/ReadNews.asp?NewsID=1305, 2007.11.27
[2]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M]. 商务印书馆, 1933.12.
[3] 卢美松主编;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政府,政协福州市台江区委员会编. 福州双杭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6.01: 29.
[4] 阮章魁.福州民居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6: 181.
[5] 海峡都市报. 福州三坊七巷 墙体刷黑有学问[DB/OL]. https://new.qq.com/rain/a/20180121C01PUF, 2018.01.20.

福州乌塔下,历史的韵脚

​至少在几十年前,南门一带还是福州两千年历史文化的麇集之地。福州古城轴线自屏山始,至乌山、于山之间恰如天然门户,各立乌塔、白塔如两阙,中设南门,有箭楼、翼楼、瓮城等,在福州各城门中最为壮观。南门内市井繁华,店肆林立,更有孔庙、府学,已经大小寺庙无数。因而这里也造就了福州最有名,也最让人无限遐想的城市老照片。

福州南门内两山两塔老照片(莫理循收藏,1870 年代)

上世纪90年代,旧南门内、乌塔脚下开始“棚户区改造”,林枝春故居、慈善堂、裴仙宫等一批古迹遭到拆迁,更不用说无数不知名的宅第民居。其中,南关白真人庙位于凯凝铺的原建筑被拆,被迫迁入蓝宅花厅过渡,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好些年。蓝宅花厅其实并不知是何许人的宅第,也不清楚原来是多大规模,只留下一座小小的花厅。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座花厅之精美,完全不亚于三坊七巷后来被评为省保、国保的一些名人故居。大概也算是“命好”,若不是白真人庙“侵占”,蓝宅花厅也不会当了多年里乌塔脚下唯一的“普通古建筑”。

乌塔与脚下的白真人庙

拆迁后,这一地区闲置了数年,直到2002年以2.58亿元被出让给冠亚集团开发商业地产。随后,开发商在乌塔保护范围内大兴土木,并擅自对塔基实施基础加固工程。

2004年9月5日,即冠亚广场开工后3个月,福建师范大学62名专家、教授联名致函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信中涉及乌塔内容如下:“乌塔”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地也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应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修缮保护,而不能掺入太多现代化的内容。但是按规划,其将被缔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居住六位一体的福州首座全生活购物中心,这不仅将破坏其原有的风貌,对“乌塔”的生存也将构成严重威胁。

冠亚广场初期方案效果图

直至2005年7月,国家文物局督查组现场检查了冠亚广场对乌塔及其历史风貌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违法事件。随后政府下令冠亚广场停工,福州市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对冠亚房地产公司处以人民币50万元罚款,福州市建设部门责成施工单位免去相关工程负责人职务并吊销项目经理资格证书。

15个月后,一份降层露塔的设计方案原则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据冠亚集团介绍,该方案减少建筑面积1.8万平米,损失达2亿元。

如今可从文庙看到乌塔

2008年冠亚广场建成后,乌塔周边原址保留的部分文物建筑先后得到修复,如石塔会馆、邓拓故居、高爷庙、澹庐等等,并对社会开放。而南关白真人庙和蓝宅花厅依然落魄地蜷缩在乌石山东麓,鲜有人知晓其中蕴藏的精美园林,成为乌塔东西轴线上一个显著却又隐蔽的角落。

福州老建筑百科站长nenva当时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纪实帖子《福州乌塔轮回祭:一座古塔的消亡》,梳理了乌塔和冠亚广场的命运起落。而今又十年过去了,白真人庙终于迁走了,当年在地产开发中幸存的蓝宅花厅却再也等不到重焕光彩的那一天。

就在近日,网友发现蓝宅花厅突然被夷为平地。

废墟上,挖掘机还保持着最后工作的姿态,旁边半堵老墙上还挂着些许旧时园林的灰塑,墙下原本假山鱼池的位置变得空落落的,更不用说花厅上的雕梁画栋,连一点踪影都寻找不见。唯见一旁的微微倾斜的乌塔,终于又多露出了一点点,以这种方式。

蓝宅花厅不是没有机会的。

2007年至2011年,鼓楼区在“三普”中,将暂放在蓝宅花厅内的南关白真人庙碑刻登记为文物,而对作为临时安置场所的古建筑园林未予理会。彼时白真人庙迁入已达十余年。2014年至2015年,福建省普查历史建筑,2017年,福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公布,蓝宅花厅仍然榜上无名。蓝宅花厅就此错过了得到法律法规保护的机会,成了旧改、立改怎么改都名正言顺的“违建物”。

当老领导把“冠亚广场事件”的解决看作是三坊七巷保护的前奏的时候;当《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启动修编的时候;当福州入选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的时候,蓝宅花厅的消失,分明的告诉我们,现在的福州与当年那个让阮仪三急得上电视奔走呼告的城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很可惜,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或许掠不起一丝波澜,或许很快就会被淡忘,“历史并不会重复,但它会押韵。”

乌塔走入新的轮回。

私立协和职业学校

​福州曾有一段动荡而光辉的近代史。作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闽江的航道向外国商船开放,中西方贸易量剧增,福州一跃成为中国东南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大量的外国人涌入带来了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他们设立洋行、建起住宅、开辟洋人居留地,西洋的建筑技术从口岸登陆,于是有了烟台山的使馆洋楼,和鼓岭的避暑别墅。

当随之涌入的西方传教士登上陆地,看到的是纷纷攘攘的广大劳苦百姓,和他们一双双对陌生世界好奇又畏惧的眼睛。于是各个教会稍有立足之地,便设所布道,吸纳教徒。不仅如此,他们还开设医院、兴办学校,把西方现代的医疗技术和教育体系带入中国。其中尤为著名学校的如英华书院、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等,莫不是培养了一大批福州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至今师大附中、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仍然以这些教会学校为校史之源。

据史料统计,在20世纪初期福建教会学校发展的鼎盛时期,“全省教会小学和中学,已分别占公、私立小学总数的1/3和约一半”;更不用说教会大学,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是针对谁的存在。

其中有一所在一干光彩熠熠的教会学校中并不那么突出的中等教育学校,其校址保留至今,相比私立文山女子中学、私立毓英女子初级中学、私立寻珍女子初级中学等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迹,已算是幸运。

说来也不陌生,祭酒岭一直作为福州城西通往洪山桥路上的一处地标,而被福州人所熟知。如今宽阔繁华的杨桥西路边上,祭酒岭也不过是一个小山包,或许并没有很多人注意到,山包上岳立着一座散发着浓厚历史气息的红砖建筑,坚固沉稳。也有人曾问起,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只知道一个“协和职业学校”的名称,除此之外我们对它的身世知之甚少。

( 池志海拍摄于2012年 )

整个建筑约为长方形,高三层,第一层是一花岗岩的石砌基座;其上是两层的红砖屋身,层高颇高;屋面是中式传统的歇山顶,整个是非常经典三段式构成。建筑的风格颇类似协和大学建筑群,甚至我们怀疑他们拥有同一个设计单位。也难怪这种风格被称为教会中国式。

后来查阅资料得知,该处“协和职业学校”的校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基督教福州美以美会传教士孟存慈创办的培元师范学校。这位孟存慈不仅自任该校校长,后来还以神学院院长的身份为华南女子大学校舍(也就是今师大校部)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该学校辗转福州城内古仙桥,并改名协和师范学校,设师范科培养小学教员。1920年代中国知识界发起非基督教运动,反对外国人办学,提出宗教与教育分离,并收回教育权,促成国民政府颁布法令限制教会办学,对许多学校造成不小的冲击。在此影响下,协和师范学校一度停办8个月。

1928年学校改名为福州私立协和中学,搬迁至祭酒岭,并开始兼设农林科。1933年8月,又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职业学校规程规定,改办职业学校,称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简称“协职”),专办初、高级农科。说是“专办”,实际上学校的课程安排是十分全面和综合的,甚至有可能超过今天的文理分科。

“协职”的校徽,来源:7788.com

笔者找到了几份这一时期协职的试卷,包括”农作物考题”、“农村合作考题、高三肥料科考题”、“高中英语试题”、“高三农村社会参考题”、“高中毕业考试公民、数学试题”、“高三三角附解析几何季考试题”、“高中物理学毕业考试”等等等等……下面我就截取几条来给大家瞧瞧。(试卷均来源于福建省档案馆)

看来协职在通识教育和与时俱进方面还是非常注重的……

安稳的时光不长,没过几年抗战爆发,1939年“协职”迁往闽清六都,一度还试图在闽清建新校舍。1941年4月福州沦陷,“协职”被迫又迁往将乐。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协职才回到福州,此时祭酒岭校园已被敌机炸毁,只得原址重建校舍。所以,基本可以认为现在的建筑就是那时所建。

建国后,各个教会学校均由政府接管。1951~195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对当时福州市6所私立高级职业中学进行调整。其中约在1951年8月,福州私立协和职业学校与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前身为浙股、粤股蚕务学堂)合并,称为福州农业职业学校,校址仍在祭酒岭。直到1958年,福州农业职业学校划归福建农学院为其附属学校,迁址福州城门乡东塔村,此处才成为部队大院。

此后的五十多年里,校园便一直静静地立在那里,不为外人窥见,连文物普查都没有将其纳入视野范围。幸运的是,2009年公布的《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和2013年公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名录》都将保存下来的两座大楼纳入保护。尤其是后者由省住建厅和省文化厅联合公布,其中遴选的建筑多数已成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已经是接近于省级文保单位的保护名单了。

( 走失的科文拍摄于2016年 )

非常意外地,去年底有朋友说杨桥路上的这座大楼“不见了”,起初不敢相信,看到照片后才意识到,一座在全国都不多见的教会学校大楼是真的没有了。翻查了卫星影像发现,早在2016年的年中,这栋楼的位置就已经夷为平地。

(笔者拍摄于2017年 )

他是消失得那么无声无息,无可奈何。在《名录》中他是不知名的“祭酒岭近现代建筑”,他的地址是某部队内,就连拆除后新的建设项目也是一串的数字代码。想不到一家媒体可以报道他的消亡,想不到一个政府部门能够介入此事,想不到一个办法能够保证剩下一座大楼的安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这时候我们知道,的确有一些权力,是凌驾于法律和社会秩序之上的。

南禅桥道白眉厝

注:完整图文版见“福州老建筑”微信公众号

仅仅过去两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如今上下杭、龙岭顶北边几幢高楼正在拔地而起的地方,曾经也是一座座老宅鳞次栉比、一条条古巷百转千回的愁乡之地。

在高楼的睥睨下,可能不会注意到这里名曰南禅山——盖因闽王王审知在此建寺名为南禅寺;也很难想象,一座小山包的周围也曾水网密闭。旧时白马河不似今天这般笔直,从荷泽、西洋汇集而来的水流在浦东散为几支,其中一支穿过浦东桥向东,在洋中路前急转南下,倏而又扭头西行,流经南禅桥、通泰桥,掠过南禅山北麓,重新与主流汇合于江墘下。

在南禅桥前、水流急弯处,称为鸭蛋浦,北为田洋浦地,东有木桥通鸟弄,一座民国大厝正立于这玉带环腰处。据这里的居民说,以前房子主人为一位白眉毛老翁,所以这里被大家俗称为白眉厝。厝前大埕曾有高大的荔枝树。

仅从外观看,也不难发现察觉这里有别于一般大厝的气质。白眉厝临街五开间,正中八扇宁波门,上方饰以十个正圆,两侧开木券门,二层阁楼凸出,装饰与当中相仿,内为门头房。入石框门为主座院落,面阔三间,门廊做轩顶卷棚,设插屏门。尤为特别的是,门廊上镌刻着四段经典格言,文:

操存如青天白日
威仪如丹凤祥麟
襟怀如光风霁月
气概如乔岳泰山

出自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将格言直接装饰在门廊上的做法,笔者目前仅见此一处。

白眉厝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与三角架混合缝架,前有轩廊而不施藻饰,厅设牌楼面而不施一斗三升。从主座回望门廊,上方壸边位置以斗底砖及乌烟灰亦做连续正圆排列装饰,与大门呼应。两旁披舍一概民国玻璃门窗,主座两旁厢房做冰裂纹和盘长装饰。整座建筑完全不用斗栱、悬充、雀替等诸多传统支撑和装饰构件,唯截水脊与传统大厝同样塑以卷书、如意。

主座两侧封火墙外各有一间进深的附属屋舍,局部做二层阁楼,开圆窗,又形成丰富的侧面立面。

白眉厝较其它晚清民国建筑,构造更加简单利落而且实用,对装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简化,一洗清末以来繁缛的纯装饰构件,大量运用木色与白灰、图底互为映衬的手法,仅以几何图案和传统叠篆纹样点缀其间,创造出高度统一、简洁大方而又不失精致的装饰风格,展示出了厝主人前卫而雅致的审美趣味。可谓清末民国民居中的一股清流,不可多得。

后天井有门,屋后为一座两层木楼,四方形亦五开间,立面周以鱼鳞板,状似一座大型柴栏厝,殊为壮观。据说该厝与白眉厝有一定关联。

可惜,两座颇具特色的老宅先后离我们而去。白眉厝不晚于2015年1月,尽毁于拆迁。而屋后木楼残喘至2015年2月13日晚,失火焚毁。

南禅山旧改了,上下杭更新了,福州最值得玩味的一大片老城终于走进历史的故纸堆里。河流掩埋了,屋舍拆除了,山体挖平了,几座瓦砾堆中的旱桥还能告诉我们回首的方向。笋干弄、总管边、沟里巷、酒库里……南禅山曾经丰富的肌理是我们城市的沟回,进入沟回的间隙我们发现历史在每个角落抓挠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