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百岁生日的青年会大楼

不知道已经多久没有想起,在解放大桥头还有一处曾经福州最时髦、最壮观的会所。

在我的城市意象里,穿过嘈杂混乱的中亭街,便是用数根巨大管道架起来的解放大桥,随后又是另一处散发着陈旧审美的仿欧古堡。若不是刻意去回忆我所知道的老建筑,在这座熙熙攘攘的城市里,青年会也的确是一处看不到的角落,与华侨新村里众多的会所无异。实际上,若不是当初只有青年会的影院放映粤语版的麦兜,我根本不会有第一次踏进去的经历。

然而青年会面朝闽江,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上下四层8000多平方米,内有庭院外有广场;播放过福州第一部无声电影,设立过中共的地下交通站和特别支部,岂是一般吃喝玩乐处。

而它建成至今,恰好一百年整了。

1915年,悬挂在万寿桥上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款倒计时钟(来源:Manhood Factories: YMCA Architectur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Urban)
1915年,悬挂在万寿桥上的福州基督教青年会筹款倒计时钟(来源:Manhood Factories: YMCA Architectur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Urban)

131年前,中国第一个学校青年会组织在福州英华书院成立。
111年前,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协会传教士马拉林、裨益知在福州创办基督教青年会。
104年前,时任青年会会长、64岁高龄的黄乃裳决定在苍霞洲募资筹建新会所。除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购置地皮外,还得到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福州商界巨贾罗筱坡、张秋舫、黄占鳌等人的资助,再加上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美国基督教公理会、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共同筹集的资金,青年会新大楼得以在1914年动工,1916年建成。

Fuzhou YMCA5 (Large)
1914年仲夏,省长许世英来为青年会奠基(来源:耶鲁大学图书馆)

建成之时,青年会大楼为我国最早的综合楼之一,是近代福州双杭乃至台江的地标性建筑物。大楼内设有教室和宿舍、图书馆、会议室、西餐厅、电影院、游泳池、体育场、健身房等等,其设施之全,在民国的福州,可谓独领风骚。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应邀来到福州,十天之内便在青年会演讲六场,高谈“天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生之关系”、“国民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庐隐书中回忆曾到此观看《月宫宝盒》,“顿受新鲜的刺激”;郁达夫在顶层暂住的五六个月里,推开窗便望见月光“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

从闽江上拍摄的新落成的基督教青年会大楼(来源:Fuzhou Protestant and the Making of a Modern China)
从闽江上拍摄的新落成的基督教青年会大楼(来源:Fuzhou Protestant and the Making of a Modern China)

此后大楼一直作为青年会的教学和活动场所,1949年教会撤退前为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简称青商),该校是福建最早的具有商科性质的学校。建国后不久,青商被接办为公立学校,并成立福州市第十三中学(现福州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直到改造之前,大楼面向闽江的山花处上还留有“福州十三中学”的字样。

“福州十三中学”山花(皈依卧佛的狼摄于2008年)
“福州十三中学”山花(皈依我佛的狼摄于2008年)

多年以后,青年会大楼虽入选福州市近现代优秀建筑,但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为保护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和开发闽江沿岸的旅游资源”,2008年11月20日,一开发商中标投资修复青年会大楼,并获得使用权,将大楼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场所对外经营,期限20年。并于2011年10月11日开业,命名为“青年会1912”。

四年多过去了,青年会似乎并未实现当初新闻中的“时尚消费体验中心”,也没有成为“环闽江的旅游黄金带”中的重要节点。虽然建筑前设立了偌大的广场,青年会却并未成为福州古老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新建的商业大厦创造了全新的城市尺度,当人们适应了5米以上的商业层高,曾经的宏伟也变得渺小。即使是一旁财经学校90年代的教学楼,也足以睥睨这座曾经闽江地标。从街道望去,抬高的广场遮住了建筑的基座,广场也不是简单的广场,诸多临时性的商业涌入,只给建筑留下忽隐忽现的一瞥。

从解放大桥看青年会大楼
从解放大桥看青年会大楼

而在广场上,也没能给青年会大楼一个展示的界面。恰恰相反,人们已经很难看清这座百年大楼的真实面貌,因为它的建筑立面几乎完全被广告牌和金属装饰板遮蔽。建筑面对广场的一侧,通过立面改造而成为建筑新的主入口和正立面;而它曾经留下无数影像的、真正的“正面”,已经被掩藏在防洪堤(围墙)和钢架的背后,从一张面对闽江的肖像转变为汲取闽江景观的餐馆露台。

青年会的奠基石藏在角落,我看到这座城市的记忆远不如广告灯箱来得显眼。曾经的入口台阶早已消失不见,连后来的“福州十三中学”山花也变成酒吧内景的一部分,或者干脆化作尘霾。

平台的下方,被设计成架空的停车场,与青年会大楼之间,形成一条狭长的巷道,建筑的入口从上方架桥而入。这让我想起宁波美术馆的改造案,相似的空间组合。

宁波美术馆原址为宁波轮船码头,面向姚江的两个登船栈桥被保留下来,成为两个观景平台。而地面也是开放的,没有高大围墙的阻拦、和钢架的威吓,值得观赏的展示和休息的座椅得以实现,即使也停车,仍然欢迎人们到此散步和回忆。

拿大师的美术馆来和“消费中心”来比较公共性,多少有一些不公平。但当我看到学校教职工、排球队、网球队、篮球队、国术团、公民教育训练团都曾身着制服,在这座建筑的大台阶上留影的时候,我感到这座城市中某种先锋的、有追求的、关心社会的东西又消失了一点;而且这些东西想要在这里再次发生的可能,也已经没有了。大桥头,闽江畔,青年会所拥有的比肩宁波美术馆的潜力,在八年前已经被杀死。

青年会团体历年的合影
青年会团体历年的合影(来源:福州市档案馆)

有时候我也会想起,这座大楼竟然同时是优秀近现代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我本希望如此体量恢弘、名人辈出、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的珍贵遗产,能够评上更高等级的文保单位,得到更好的修缮和保护,成为城市历史和空间的双重地标。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自强之基”和“道义之门”都不在了。当资本试图榨干文化遗产最后一丝丝商业价值的时候,我不知道对于城市,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还是遗憾。

One thought on “想起百岁生日的青年会大楼

  1. 没有去过福州,但认识一个移民加拿大的校友。感觉福州有很多老的建筑,还有很多基督教的建筑和文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