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卫生宣传

(本文初次发布于2020.1.11,修改于2020.2.2. 感谢王发圣先生提供的资料)

霍乱,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夏季,主要通过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常出现在卫生条件不佳的地方。多数感染者在初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致病细菌便随着粪便排泄到周围环境,进而感染其他人。霍乱发病时会引起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严重者若不及时治疗可在几个小时之内暴死,并且由于严重脱水,枯干得不成人形。[1]

福州近代历史上曾多次爆发霍乱,据可查资料,1919、1922、1933、1937、1946年都爆发过霍乱疫情。1919年福州霍乱疫情严重,市内“东西北三城,每城每日有七八十口死于吐泄者”。1943年,闽侯上街马保村发生霍乱,死亡15人,全村7天路无行人。 [2]

鉴于霍乱疫情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各界人士都会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传播。正好在搜寻老照片的过程中,我发现一组1910年代初(实为1920年),福州街头卫生宣传游行的老照片,并且附有十分详细的英文说明。我将这些照片介绍出去后,网友王发圣发来一份1921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的文章《福州的霍乱预防运动》 [3] ,其中详细介绍了这场游行及其来龙去脉。

这场游行的起源还要从美国医学博士毕德辉(Dr. W. W. Peter)在中国的活动说起。毕德辉于1910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拉什大学医学校,1911年受福音派协会差传部的派遣来华,在湖北武昌的仁济医院(现湖北省中医院)工作。 后来他注意到“大多数的可预防疾病是由社会环境引起的”,便放弃教会医院工作,致力于开展公共卫生运动。 毕德辉在1913年担任中华基督教青年协会演讲部干事,并组建卫生组;后又于1916年组织成立卫生教育联合会 [4] 。当时,毕德辉在各地的卫生大会上举办展览、演讲,并分发卫生宣传手册、书籍,足迹遍布北京、南京、上海、福州等十数个城市。

1916年毕德辉卫生演讲大会海报 / 来源:基督教海报

其时,1919年福州发生霍乱疫情,“患病者达 19000 人,并在 6 到 36 个小时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者数以千计,整个城市都陷入瘫痪之中。 ” 所有人包括省长都在求助于神明,迎神赛会每天都在举行,但都无济于事,霍乱仍在不断扩大。 [5] 1919年,霍乱在中国造成了大约20万人死亡。

1920年6月,在霍乱卷土重来的前夕,毕德辉受福州青年会的邀请,来到福州举行卫生大会。以往的卫生大会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内,人们凭票入场。而这次他意识到为了更有效地预防霍乱,“必须走上街头,甚至有可能的话,要走到每一家每一户”。所以他在福州组织了包括政府官员、商人、学生等各类人群在内的1847名志愿者,一同参与到游行中去,一周之内走遍了福州90%的大街小巷。

而以下这一组照片就是当时游行的主要道具。

游行的道具

在游行的最前端是一面写着“福州卫生防疫会”的大旗帜,和一面写着“福州卫生防疫游行队”的小旗。还有数个苍蝇的巨型模型,以及老鼠和蚊子的模型。地上的棺材里躺着霍乱的受害者,担架上则躺着两男一女三个病人(应为假人)。旁边还有扩音器供宣讲的人使用。

利用游神道具进行宣传

这是福州游神常用的由人扮演的两个人偶。高个子代表霍乱,默默地走在游行彩车的前面,用眼神或手指出容易引发霍乱的问题。有胡须的小个子代表走在”霍乱“身边的聪明人,向人们宣传卫生知识和对应策略,表示如果对霍乱的病因和预防方法足够了解,便不怕这个高个子。

关于饮食习惯的彩车

最右边是一个夜壶,左边则是一个米桶,都没有上盖。桌上是吃饭的碗筷,虽然筷子很便宜,但是没有公筷。桌边贴着”有苍蝇叮过不可食“。

关于饮食习惯的彩车 2

白色的帏帐上写着”煮熟蔬菜队“,里面是一个煮具连着铜管,不断地对食物吹送蒸汽,保持菜肴温热。桌中间的几碟菜也配上了公筷公勺。很明显,这是与上面相反的正面案例。

关于清洁餐具的彩车

从右边开始,分别是没上盖的夜壶、一个带竹杓的水桶,一个盆子和一些用冷水洗的碗碟。一只”大苍蝇“不时地在其间变换位置。又是一个反面案例。

关于清洁餐具的彩车 2

与上图基本器具相同,但碗碟是用开水清洗,并用盒子存放;分别用较深的桶装生水,另一个盛开水;竹杓中装有木炭;夜壶则被严实地盖住。

生食警示彩车

一大堆生瓜在没有任何遮盖的情况下售卖,同时还有生水浇在瓜上保持湿润。苍蝇和灰尘污染了这些瓜。右边则是装满了去了皮的栗子的笸箩,在卖出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摸过它们,所以也很不卫生。

生食警示彩车 2

彩车上有两种木材,一种是柴火,一种是棺材。宣传员通过扩音器教导人们在霍乱季节使用何种木材,然后用诸如“若不烧柴,便进棺材”之类的狠话收尾。

担架上的假人

在这一系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彩车之后,紧跟着的是抬着假人的担架,和一口棺材。我泱泱大国之恐吓宣传,自古有之。

真实的道具,简明的要点,直观的特效,惊悚的后果,这种卫生宣传手段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硬核。由于科学知识的不普及,和民间信仰的根深蒂固,以往福建民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常常不是求医问药,而是通过求神拜佛的方式祈求平安健康。比如福州人常拜的五灵公就是非常著名的”瘟神“,也被奉为逐瘟之神。而正是利用了民间信仰中常用的游神道具,放在彩车之首,更易于民众接受。除了游行之外,运动中还举行了285场集会,分发了30万份霍乱知识宣传册,同时还组织人们接种疫苗。周边的城市在不久后发生霍乱疫情,而福州得益于这些宣传和预防措施,当年安然无恙,被称为“危险的大海中的一个平安的孤岛”。

福州卫生防疫会为民众接种疫苗
福州复初庵的五灵公 Palm耗子 拍摄

游行照片出处:USC Digital Library(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子图书馆)
作者:Gold, Ralph G.
拍摄时间:1920年6月(原注1911-1913有误)

参考资料:
[1]陈义. 民国时期福建霍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林荣国.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
[3]"Cholera Prevention Campaign in Foochow:A Late Work of Dr.W.W.Peter"[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21,11(6):508-512.
[4]牛桂晓.美国传教士毕德辉在华卫生传教活动探析[J].宗教学研究,2019(02):224-231.
[5]牛桂晓. 1910-1930年间中国基督教卫生教育运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